泰國沉船倖存者:一個人的歸程

泰國沉船倖存者:一個人的歸程

頭七祭,當地華裔志願者在碼頭擺滿菊花。圖/北京時間 李一凡

7月11日,泰國普吉沉船事故遇難者的“頭七”。

此前,“鳳凰號”遊船遭遇大風浪,船體傾覆側翻,目前已確認45人遇難。

上午,在事故船隻“鳳凰號”出發的查龍碼頭,擺滿了華裔志願者送來白色的菊花。家屬面朝大海,呼喊著親人的名字。按照中國傳統說法,逝者的靈魂會在這天返家。

新燕沒去祭奠現場,她是“鳳凰號”遊船上的倖存者,她的好友小美在這場事故中遇難。

在等待救援的時候,她還發現一個浮在海面上的女孩,已經“不會說話”,但就是這個女孩陪著她等到了希望。

新燕曾經對承諾要帶女孩回家,但是,新燕很傷心自己無法兌現承諾。無論是小美,還是女孩,她們都永遠回不去了。

泰國沉船倖存者:一個人的歸程

家屬面朝大海呼喊親人的名字。圖/北京時間 李一凡

一次策劃已久的旅行

7月5日,新燕來到普吉的第2天。

上午她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短視頻,視頻裡儘管天氣有些陰沉,但海上風平浪靜,她配上文字,“海風習習”。

25歲的新燕有雙漂亮的大眼睛,熱愛旅遊,這場泰國普吉之旅她策劃了很久。4月7日,她就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出“暑假誰要一起去泰國普吉”的消息。

最後與她同行的是小美,兩人在同一個幼兒園當幼師,關係親密。出行之前,她在微博上看到“鳳凰號”的廣告,於是,特意安排了此次出海的行程。“鳳凰號”預計從查龍碼頭出發,然後登皇帝島,當日返回查龍碼頭。

當天下午,新燕和小美登上“鳳凰號”前往皇帝島,沿途海浪不小,遊船在浪裡晃得厲害,不少遊客頭暈嘔吐。

“大海在咆哮”,當時一位小男孩對身邊的媽媽說。

回程時下起中雨,船體搖晃劇烈,烏雲密佈。遊客為了躲雨,都進入船艙內。

倖存的遊客回憶,在事發的前一分鐘,船員突然讓“鳳凰號”上的所有乘客穿上救生衣,新燕回憶,儘管船體搖晃厲害,但沒有人意識到事態真正的嚴重性。

船上的乘客大多都是“慢悠悠”地穿上救生衣,包括新燕,她以為還有富餘的時間,索性先背上了雙肩包,再穿上救生衣。

頃刻間,船體側翻,船上一側的玻璃被海浪衝破,海水猛灌填滿艙體,將艙內的乘客衝到了另一側。船艙只有一個側拉門,在灌滿了海水的當下,沒有辦法輕易拉開,整個船艙儼然成了一個封閉式的大水箱。

當下情況很混亂,新燕的位置在“鳳凰號”一層船艙的中部,她至今仍舊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水流衝離船艙。一位潛水教練和朋友小美位置很近,她想小美也一定能在教練的幫助下離開船艙。

新燕完全不會游泳,但幸運的是,她曾參加過深潛活動項目,教練教了一些水中呼吸的技巧。

她保持仰面朝天的狀態,在波浪中努力保持平衡。雙肩包還在身上,特別沉,她試圖脫下,但因為脫包的動作會產生晃動,不識水性的她為了保持平衡,便放棄了脫下雙肩包的想法。

她也曾經試圖往旁邊肉眼可見的小島上游,可剛劃兩下,又被海浪拍回原處。

落水後,她聽到周圍的人還有大口喘氣的聲音,但慢慢的,這些喘氣的聲音一個接著一個地都聽不見了。

泰國沉船倖存者:一個人的歸程

新燕獲救後,被安置在VACHIRA醫院。圖/北京時間 劉夢楠

“不會說話”的女孩

新燕很害怕,在海浪裡盪來盪去,她希望能抓住些什麼。

這時她抓住了一個女孩的救生衣衣角,女孩和“鳳凰號”上很多落水的人一樣,沒有了呼吸聲。

儘管新燕知道女孩不會有任何回應,但她持續和她聊天,這個女孩成了她海中唯一的依靠。

新燕很渴,她知道海水是不能喝的,於是她試圖在這個“不會說話”的女孩的包裡翻找,最後她找到了一瓶水。

新燕想可能還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於是她只敢喝了一小口水,剩下的省著以後喝。

但在她不知不覺中,這瓶水不見了,事後她後悔,“還不如多喝一點”。

有時一個海浪打來,女孩的臉就會被海浪推到面向她的一側,她害怕,便把女孩的臉又推回原本揹著她的方向。

“我不會拋棄你的。”新燕對女孩說,一定要帶女孩回到岸上。直到用盡了最後一點力氣,新燕不得不放開女孩的救生衣角。

海浪將兩人衝散,她看著漂離自己遠去的女孩,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

臨近夜晚,搜救的船隻來了!

新燕在大海中不能判斷自己與船隻之間的距離,只能用盡力氣向搜救船的方向呼救。然而最終,第一次搜救的船隻沒有聽到新燕的叫聲,往回駛去。

絕望,但新燕說自己在海上的那一夜一滴眼淚也沒流,她想著自己一定要活下去。她只能繼續漂在海面上,等待下一次救援。

“上岸後,一定要和小美一起去曼谷吃一頓大餐。”在無望的等待中,她幻想著自己和小美如何慶祝重獲新生。

終於在落水19小時後,她等來了第二次前來搜救的船隻。

“薩瓦迪卡”!“薩瓦迪卡”!7月6日中午,救援船隻第二次出現時,新燕改變了呼喊的方式,她想“薩瓦迪卡”或許更能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果然,幸運女神眷顧了新燕。

浸泡了一夜海水後獲救,新燕淺棕色的頭髮變成了灰白色,面部曬傷脫皮,她被送到普吉的VACHIRA醫院接受治療。因為喝了不少海水,脫水的症狀仍在持續,上岸後新燕頻繁地要水喝。

泰國沉船倖存者:一個人的歸程

普吉領事辦公室在VACHIRA醫院二樓設置了死亡證辦理點。圖/北京時間 劉夢楠

一個人的歸程

新燕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小美和潛水教練的位置很近,教練一定能把小美帶出來”。

7月7日,她被叫到VACHIRA醫院一樓大廳的接待處辦公室,確認小美是否已經遇難。

警方工作人員把“鳳凰號”遇難者遺體的相冊讓新燕看了一遍,她確認其中一張照片上的就是小美。直到現在,新燕還能記得小美遺體照片的編號。

整個過程,新燕把雙手放在兩腿中間,只有喝水的時候才肯拿出來。

她說,回想起來,自己和小美登上“鳳凰號”也是運氣不好。

由於所供職的學校提前放假,她們把泰國普吉之旅提前了幾天。

7月4日剛到普吉,小美便迷了路,她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信息打趣小美是個小迷糊。這一次,小美真的和她走散了。

去往皇帝島的時候,“鳳凰號”已經顛簸嚴重,新燕因為暈船並沒有登上皇帝島,而是在深潛之後留在船上睡覺。

“要是登上島,我和小美迷失在島上就好了。”新燕想,這樣小美就不會離開她了。

回病房的路上,新燕穿著拖鞋和綠色的病號服,走得特別慢,她不願再談論起小美。

學校裡的同事打來電話,閒聊中問起小美的狀況,新燕的眼光立馬變得黯淡。

7月8日,新燕的父母趕到醫院,媽媽一路著急跑,卻在病房的門口怎麼都邁不動步子,大哭起來。

新燕躺在病床上,對站在門口的媽媽說,“人沒事,哭什麼嘛。”

11日下午,新燕離開VACHIRA醫院。新燕買好了兩天後的機票回國。

目前,事故調查還在進行中。大部分遇難者家屬已認領遺體,排號等待泰國寺廟焚化遺體,或陸續將遺體運送回國。

新燕說,回國後她就辭掉工作,在學校的工作環境裡,肯定時時刻刻都有小美的影子。

她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小美的父母,明明是一同登船,卻只有自己一人活著回來。新燕不敢見他們,她怕自己會哭。

新燕之前喜歡遊樂園裡最刺激的遊樂項目,但現在她只希望能開一家小店,過平平安安地過以後的生活。

(新燕、小美均為化名)

運營人員:李書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