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地震:請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叫父親的人

九寨溝地震:請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叫父親的人

九寨溝地震,今天在朋友圈裡刷屏,但不知道,你是否看到了這條新聞:

地震發生時,一對來自湖北武漢的夫婦,正帶著孩子一家四口自駕遊,巨石砸中車輛,母親當場身亡。父親在臨死前,砸碎了車窗,將正在上六年級的孩子推了出去,得以生還。

同樣的一條消息是,巨石砸中了遊客胡遠鵬的大巴車,車輛傾斜,因為沒綁安全帶,體重較輕的女兒,一下子被甩出了座位。出於本能,胡遠鵬竟然抬手抓住了飛起來的女兒,他的手瞬間血肉模糊。

大地開裂前,他們都是最普通的父親與男人,巨石飛來時,他們也只是下意識的做出反應。但他們的舉動,卻像子彈般擊中了電腦前的我們。

因為他們是父親,所以隨時能夠引爆自己全部的能量,請你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叫父親的人。

02

我的電腦收藏夾裡,有一篇三年前的報道,主人公是位賣白菜的父親。

男子9歲的兒子被診斷出骨肉瘤,經醫生會診,給孩子做了截肢手術。手術花費了七八萬,家裡債臺高築,為儘快賺錢為兒子做化療,他選擇賣白菜。

他每天凌晨三四點去進菜,在市場賣到中午,到了下午,再騎著三輪車出去賣剩下的菜。

報社記者找到他時,他已積攢了四萬塊錢。誰也不能相信,賣白菜不過每天百元的收入,短短兩三個月,他卻賺到如此“鉅款”。

一問才知,原來這幾個月,除了賣白菜,他還在外面做著兩份工作,有時候忙碌得通宵達旦。

彷彿在剎那間就懂了。什麼是爸爸?就是在他的價值排序中,兒子永遠排在第一位。請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叫父親的人,因為他會最大程度“榨取”自己,委屈誰,也不會委屈兒子。

03

大二那個暑假,距離開學只有幾天,父親還沒有籌集我的學費。

父親的工資不高,加上一次承包工地的失敗,多年來家裡常常負債。在我讀大學前,幾乎所有的親戚都借遍。再也無法向開口,暑假裡,學費成為誰也不願提起的沉悶話題。

意外的是,開學前一天,父親不僅拿出我的學費,還把整整一個學期的生活費,如數交給了我。

我一直沒有去問這筆學費的來歷,因為我想,背後一定有著我不知道的故事。

我研究生畢業後,有一天,父親偶然告訴我,那年八月,他聽說以前的一個初中同學發達了,就去鄰市找他,喝了一晚上的酒,不停奉承他的成功,最後,老同學慷慨借了他四千元。

多年後,想到這個細節,我還是覺得自己小看了父親。原來一個剛正不阿的人,為了兒子,他也願意彎下自己筆直的腰。

04

幾年前,讀作家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始終不能理解一個細節。

為了在場部禮堂播放的科教片裡,看上一眼屏幕裡的小女兒,陸焉識費勁心思費盡周折,賄賂指導員身上唯一值錢的歐米茄手錶,躲過看守的槍口,逃過野狼的襲擊,挺過一夜的風雪和滿身的傷。

在我看來,這樣的決絕逃亡,不僅代價太大,也得不償失。

等到去年,自己做了父親,我開始漸漸懂了陸焉識。有次,兒子在岳父家發燒,下夜班後,我凌晨乘車前往,待到兒子高燒退去,我第二天又趕到單位繼續上班。來回五六個小時,三百公里。擱在以前,這是我實在難以完成的行程。但這次,我不覺得疲憊,也沒有抱怨。

這大概就是所有父親對兒女的情意:遇見你們,就是此生最好的事。看見你們,就滿心歡喜。為了你們,我願意在所不惜。

05

我看過太多的文章,都在說,爸爸是這個時代的奢侈品。

我也聽過太多抱怨,說父親越來越不合時宜,賺不了多少錢,跟不上潮流,還喜歡絮絮叨叨。

是的,我們絕大多數的父親,終其一生,都只是普通人,可你想過沒有,只有父母,才是那種永遠願意為我們無極限付出的人。

有一個公益廣告,曾經被無數人引用:

永遠不要嫌棄你的父母行動遲緩,因為你永遠想象不出,你小的時候,他們是如何耐心地教你走路;永遠不要嫌棄你的父母學不會電腦,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在你小的時候,他們是如何不厭其煩地教你認字。

今天,我願意再引用一次:永遠不要低估你的父親,永遠不要等災難來提醒,爸爸是我們生命中那個全身鐵甲的人。他堅不可摧,他隨時願意為你顛簸流離,願意為你引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