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西天的太陽就要落下去,靜靜地站在曲江池邊,內心一片寧靜。

這片大唐年間的休閒勝地,在這冬日的黃昏顯得如此溫柔嫻靜,夕陽的餘暉撒在遼闊的湖面上,就像母親的手溫柔地撫摸著心愛的孩子,岸邊割地齊刷刷的蘆葦杆,儼然一片金色的音符,寂靜地彈奏著黃昏的戀歌。東面湖心的小島,與西面三層寶塔式酒店遙相呼應。遠處高樓林立,幾隻水鳥扇動翅膀,掠過水麵,留下幾聲清脆的叫聲。

沿著湖畔小道漫步,不覺來到北岸,曲江池駁岸遺址的牌子映入眼簾。這裡有一組高大的唐三彩雕像,一群西域來客載歌載舞,場面實在是熱鬧無比。周圍有幾件民間徵來的石刻,透出歲月的變遷。一尊漢白玉觀世音菩薩雕像深深地打動了我,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這是怎樣的一種慈悲!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一面湖水,給了這方土地一片寧靜;一面湖水,給了這裡的人們一份靈性。華燈初上,夜幕下的長安南門燦爛輝煌。

宏偉的城樓,高高的城牆,這就是大唐風韻。夜風微涼,歡樂的人們嘰嘰喳喳,閃光燈咔嚓咔嚓響個不停。寬闊的護城河,在這美麗的夜晚靜靜地閃著金光,宛若燈下美人。

白日裡熱鬧非凡的書院門,此刻也安靜起來,偶爾有幾個路人走過。入口處,一座七級浮屠寶塔泛著金光。一座深宅大院吸引住了我,只見大門緊閉,左右楹聯龍飛鳳舞,門楣源遠流長四字飄逸灑脫,兩隻石獸左右對立,一對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藉著手機燈光仔細辨認牆上的牌匾,不由驚喜連連,原來是一代文豪于右任先生故居紀念館。下次再來,一定要進去一探究竟。

前行沒幾步,又遇見了關中書院的牌樓,遊人止步,謝絕參觀,什麼意思?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彭丹俊:曲江池和南門

繼續前行,一直走到街的盡頭,昏暗的燈光下,依稀可見出口偌大的書院門紀念碑。這是一條大有來頭的老街,形成於明朝,修復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次修復,修復了一條街,修復了四五百年的歷史,也修復了一段傳奇,修復了一道風景。這裡泛著寧靜,透著靈性,無論何時,走在這裡,悠然之間獨立於城市的喧囂之外,安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靈魂獲得難得的安寧與升騰。

文章摘選自作者博客。作者為陝西丹鳳人,現居河北廊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