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的三甲醫院已經是非常好的醫院了,爲什麼好多病人還要去北京治療?

雪鷹365


這個問題可以說很普遍,原因也有很多,終其原因就是,人的求生慾望。

1,富人在任何方面都是追求最好的,醫療資源也不例外。而一想到醫院首先想到都是北京的大醫院,比如協和,301,積水潭等等。可能在省人民醫院甚至市人民醫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都要去北京治療。這也是人都想要最好的醫療條件的表現吧,有能力為啥不要最好的呢。

2,那就說一下咱普通人家吧,省級醫院或者某大學的附屬醫院都是相當不錯的了,為啥還要傾盡全家之力去北京治療呢?治不了,很多疾病在當地根本解決不了,沒辦法才咬著牙帶著病人去北京,這都是無可奈何的辦法。

3,病急亂投醫,治了很多地方都沒有好,聽說誰在北京和你一樣的病治好了,那就去試試。之前有腦癱患兒家屬,聽說在北京有一個推拿的治好了好多腦癱患兒。然後匆忙趕去,花了一萬多後回來,並沒有任何改善。

我認為這也是患者最良好的願望,北京是首都,最好的醫療資源都在這裡,來到這自己的病就能治好了。這也反映了優質資源的緊缺性,優質資源下沉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復科李醫生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的確是現在的現狀。尤其是一些離著北京較近的地方,比如說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區的患者,尤其更加青睞北京看病。那麼,為什麼省會醫院已經很好了,大家還要選擇北京來看病呢?張大夫大致說幾個原因。

1、經濟條件好

很多來北京看病的患者,家裡的經濟實力都比較強。在心理上更願意讓家人享受最好的醫療條件,毫無疑問,北京的醫療條件是全中國最好的。

2、心理上的慰藉

很多患者家屬,無論家裡條件好壞,總是想讓家人享受到最好的醫療條件。北京作為全國的醫療中心,無疑承載著很多家屬的這種心理需求,無論如何,帶家人去北京看病,在地方上很有代表性。

3、醫療條件好

北京的醫療條件的確是最好的,就像宣傳的那樣,是全國的醫療中心。有些疾病省級醫院不能治,或者說治療效果不好,患者和家屬都會選擇醫療水平更高的北京作為治療的最後一站。

4、離著北京近

很多患者都是家鄉在北京附近,比如說河北省的很多城市,去北京更加方便,去省會反而不方便,所以會首選看病去北京。

以上是最常見的四點理由,不知道您是否還有其他的理由,說出來大家分享。


張之瀛大夫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

現在就讓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為什麼省會的三甲醫院已經很好了,病人還是往北京去治療?

首先,北京集中了大量優質的醫療資源,這是因為行政因素導致的,無法改變。

北京就是有很多大醫院,就是有很多技術精湛的醫生和團隊,就是有許多高精尖的醫療技術。

人都是這樣,包括我們自己,一旦患病,只要經濟條件准許,肯定會想得到最優質的醫療服務。

所以,很多人一旦患病,尤其患了一切疑難雜症或危重疾病,都會千萬以北京為代表的大城市大醫院。

有錢人會去,甚至窮人借錢也會前往。

這一點無可厚非,誰讓我們的優質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呢!

第二,真的有必要前往北京嗎?

當然,有一些患者是真的需要前往大城市大醫院進一步診治,尤其是那些所謂的疑難雜症。

但是,在我看來,有超過90%的患者其實根本不需要如此折騰,他們所患的疾病在本地便可以解決。

因為大多數人患的疾病都是常見病,都是使用常規手段便可以緩解或康復的。

但是,任何疾病都有一個康復的過程,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

有很多人對疾病的發展過程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會因此而懷疑本地醫生的水平。

所以,只要經濟條件足夠,他們便會千萬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大醫院。

比如說,一個人患了肺癌,本地醫生說只有50%的機會活過一年。

作為患者和家屬,自然不會束手待命,自然會想到:會不會是醫生水平有問題,會不會是因為這裡沒有更好的藥?會不會出現誤診?

第三、不同地區的醫療技術確實有差別

醫學是一門經驗性科學,只有見得多,才能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如果一個醫生從來沒有診治過某種疾病,當他第一次接診這樣的病人時,在診療上自然會走很多的彎路。

大城市大醫院的醫生有機會接觸更多這樣的病人,有機會見識最新的理論知識,也有條件動用更先進的檢查技術,甚至有可能使用更加前沿的藥物。

對於一些少見病,罕見病來說,大城市大醫院確實有著自己不可替代的優勢。

這些都是無須爭辯的事實!

最後,如何破解這種情況?

破解這種蜂擁而至大醫院的癥結說起來很簡單:分級診療,醫療資源分佈均勻!

但是,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短期內不可能解決的難題。

至於原因,大家都知道。



最後一支多巴胺


這個問題問得好。

回答問題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北京的房子都是誰買走了?

有數據顯示,2015年,京籍居民在京購房佔比約為36%,說明了什麼?說明北京的房子大部分是給來自於其他地區的外來人口買走了。

對,去北京買房子的人很多就是衝著北京的教育、醫療去的。

北京擁有全國最多最優質的醫療資源。

2017屆中國醫院競爭力頂級醫院100強排行榜,分佈於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杭州、成都5個城市,其中前10強中北京有三家,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優勢較為明顯,這只是綜合醫院的綜合實力的全國排名,實際上,北京還有眾多的專科醫院,很多都是各專科裡全國排名數一數二的醫院,舉幾個例子,骨科,北京積水潭醫院,全國排名第一(燒傷排名第4);心血管病和心臟外科,北京阜外醫院,全國排名雙第一;神經外科,北京天壇醫院,全國排名第一;腫瘤學科,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全國第一......

所以,好多病人去北京治療,就很好理解了,這些醫院無論在綜合實力,還是在專科領域,都是全國的佼佼者,很多專業代表了全國醫療的最高水平,甚至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為眾多的疑難、危重患者解決了問題,許多疑難危重患者因此而得到救治。

在眾多去北京求診的外地病人中,不乏普通病、常見病、在當地就能治療好的患者,就像去北京買房的外地人不都是買來居住一樣,這些人群就是想享受更好的醫療。其實,在很多的常見病、普通病、多發病中,北京的頂級醫院與其他地區的三甲醫院甚至普通醫院,無論在診斷,還是治療上都沒有任何區別,這些普通疾病在當地完全就可以醫治好,但,有人就是想去北京,去最好的醫院,看最好的醫生,就像買房,這幾年北京一直在限購,可總有人通過各種渠道,各種辦法去北京買房,去北京看病也是如此。

對於那些疑難雜症、少見病、危重患者,如果條件允許,去北京上海廣州等代表全國醫療水平最高的城市求診,無可厚非,這些高水平的醫院也確實解決了許多其他醫院解決不了的醫療問題,但是,對於那些常見病,普通病,實在沒有必要勞民傷財千里迢迢的跑去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因為,絕大部分疾病,在當地就能醫治好。

你有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方求診的經歷嗎?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如果您認同本文的觀點,記得點個贊哦。

推廣醫學科普,剖析醫患關係,講述醫患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麻醉超人鋼鐵俠。


麻醉超人鋼鐵俠


我國幅員遼闊,按理各省會醫院的醫療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比較偏遠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即使是省會城市,醫療水平也依然和北上廣有著一定的差距。



大概人都是怕死惜命的,得了病,特別是腫瘤等可能威脅到生命的疾病,都會想找最好的學科和醫生治療,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機會,那麼去北京等地求醫也就不足為奇了。

病人又不懂得判斷疾病的輕重,只要得了自己認為嚴重的病,有條件的情況下,去找好的醫療機構診治,完全可以理解呀。

就別說偏遠山區了,說說大城市深圳,因為深圳的醫療建設時間比較晚,醫療水平和北上廣有一定的差距。有很多深圳的居民得了疾病都會去廣州求治。

當然,這幾年深圳大力發展醫療事業、擲重金吸引醫療人才,醫療落後的局面在逐步改善,甚至有的學科走在了全國的前沿而且仍在前進。但是有很多學科還有待建設。

希望醫療的差距可以慢慢的減少,大家看病也不用再奔波,不過可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吧。


婦產科小超人


哈哈!我來講個故事!

在我們縣城的婦科腫瘤的病人喜歡往市裡跑, 我以為市裡的醫生會肯定能留住病人,市裡的主任很牛了啊! 但有一天,當我和市裡的主任一起出差時,她接到電話,她的一個老同事,生了一個很常見的婦科腫瘤,要她給介紹省裡的醫生。(我很詫異,這麼常見的腫瘤,她的同事還要找上級醫院?)。 後來,才發現,省裡的病人居然也會往北京跑去看病。從此以後,我以為在北京看病的人會很滿足,中國最牛的醫療資源都在北京哦!

但實際的?有一天,我看到一位文人,在網絡上寫了一篇長長的文章,抱怨她在北京的就醫經歷,然後她吐槽,如果一生病就聽她朋友的意見去美國或歐洲看病,就不至於那麼不愉快。她很後悔自己生了病沒去看歐洲和美國的頂級專家。

可我今天,就是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一個在歐洲生活的中國人,卵巢腫瘤做CT預約到了一個半月後,住院更遙遙無期,肚子痛了10天,只能從家庭醫生那兒拿點止痛藥。無奈昨天坐了飛機從西班牙趕回中國,看我的急診。最後她感嘆:還是家鄉的醫療好啊!



看了,上面的循環,大家能悟道什麼?

其實,就是簡單的人性,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身邊的最容易得到的資源。總以為得不到的,夠不著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90%以上的基本醫療,不出縣城就能很好的解決,但在中國看病,大家喜歡往上飛。市裡省裡 北京 美國 。大家是不是有這個感覺,看病其實更多時候滿足心理的需求,滿足了虛榮之心?虛榮心滿足了,病無論治到那個程度,自己就知足了。

更多科普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蔡珠華大夫!


蔡珠華大夫


中國人有個醫療習慣:有病亂投因。

在得了相對複雜的病,尤其是需要動刀的、相對“大”一點的病,跨地區就醫的現象就多了起來。何止是北京啊,不還是有海外就醫呢嘛!

當然,在相關情況摸底比較清楚(哪位專家、哪個醫院比較專長在某種病的攻克)的情況下,這種跨地區就醫的行為無可厚非。畢竟,花錢獲得更好更專業的醫療服務,花錢買健康也是人之常情。

怕就怕,誤聽了一些不靠譜的說法亂投醫,周折一波,反誤了治療。

所以,跨地區就醫前,還是儘量多打聽一些託底的本地醫療界專業人士才好,千萬別中了醫托的道道兒。

以我所在的省份遼寧舉例,因為臨近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兩省,所以也會有外省的患者來就醫。

目的地一般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的幾所醫院,還有遼寧省腫瘤醫院,之外也有瀋陽市級的幾個專科醫院,比如骨科醫院、八院(手足外科醫院)等。

馬上就要過年了,又要到了鞭炮燃放季,我又有些擔心,內蒙古可能又有患者因為手部受傷驅車趕瀋陽,來八院做手術。

忙碌了一大年了,放鞭炮時大家都加些小心,平安健康過年吧!

遼瀋名醫,用心只為您健康!


遼瀋名醫


原因千奇百怪,歸根到底,只有一個!

01 富人心態

我有錢,就要享受最好,不僅僅是衣服和房子,還包括醫療服務。他們認為,全國最好的醫生在北京。即使醫學某些學科可能省會三甲醫院在全國排第一,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醫療行業的人,他們不瞭解,就會將北京的醫療服務統一劃為最好的。

02 普通人心態

家裡人有人得了絕症,省會三甲也已經判定為絕症。但是家人不死心,不想放棄治療,總心懷希望覺得可能是這個大夫技藝不精,說不定碰上一個“神醫”可以讓人起死回生。當他輾轉了多個醫院結果都一樣的時候,北京就是他的最後一站,因為再往上就沒有了,因為北京是首都啊!畢竟大部分人是不能出國的。

03 省會三甲的角度

其實很多病人到了省會三甲醫院看的病種大部分也是下面醫院看不了的疑難雜症。省會三甲雖然水平比省內其他等級的醫院水平高些,但是高也不會突破現有的醫學技術水平,在所有的疑難雜症裡他們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怎麼辦呢?那大夫就會跟病人說:你的病我們也治不了,你去北京上海看看吧。

04 客觀現實

北京集全國各地疑難的病人,在診斷疑難雜症方面的經驗確實比省會三甲多,技術更高。所以在醫院排行榜上,排名前三的醫院北京佔倆!這才是真相。


健康時間


很簡單的問題,看下衛生部部屬(管)醫院名單就知道了


其中很多醫院都集中在北京。

首先北京交通相對便利,很多地方都有直達北京的航班,陸路交通也十分的便利,其次北京是首都,中央政府部門所在地,一些事情醫院也不敢亂來,相對比較規範一些。此外作為衛生部屬醫院的醫療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基本可以說得上是中國醫療最頂尖的存在,在部屬醫院看病,也不用擔心民營醫院亂收費,過度醫療,惡意隱瞞等情況發生,再有就是一般特地上北京去看病的,很多都是比較嚴重的疾病,直接去醫療技術最好的地方,也省去以後還要轉院,再去異地求醫的麻煩。


Eren19


1.優質醫療資源稀缺:首都是國際化大都市什麼都比普通省份發達,自然醫學也被奉若神明,高人一等,實際上北京的幾所頂尖醫科學府的確實力強勁。2.新聞媒體的報道:北京為皇城腳下,CCTV所在地,很多正面醫療新聞都是來自CCTV記者對北京大醫院、高超醫療技術以及名醫的報道明顯多於地方醫院,這個對於信息閉塞的普通人確實具有很大的導向。3.地方醫院和醫生的推薦:其實很多地方醫院優秀的醫生不是畢業於北京上海名校就是曾經在北京上海進修學習過,就算是日後成了大咖,依然會覺得進修的地方技術高超,於是力所不能及時推薦病人找自己的“恩師或者老師”,還有醫學各個學術會議的交流都使得地方醫院醫認可首都大醫院大專家。4.病友之間的宣傳:這個因素比醫生的推薦更強烈,人到了尋找救命稻草的時候,病友的話比醫生的話還管用,一句“我的病就是跑了很多地方沒治好,最後到北京找×××醫院的×××醫生治好了”,這句話就是一照明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