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場的隱形殺手,養殖戶們一定要注意了!

又到一年中暑季。眾所周知,家禽沒有汗腺,體溫高、新陳代謝旺盛、皮膚散熱能力差、羽毛厚不散熱,主要靠熱性喘吸、排洩來帶走熱量。因此在高溫季節容易發生熱應激,導致生產性能下滑甚至造成死亡。

養雞場的隱形殺手,養殖戶們一定要注意了!

熱應激對家禽的危害

家禽最先表現為呼吸加速,體溫升高,繼而伴隨生產性能下降,嚴重者出現熱休克甚至死亡。熱應激多發於夏秋高溫季節,特別多見於集約化飼養的種雞、蛋雞及快大型肉用仔雞。

對肉雞的影響:肉雞最大增長速度的環境溫度為10-22℃,最佳飼料利用率的環境溫度為27℃。據報道,在30℃以下,隨溫度升高、食物養分消化率升高,主要是由於消化道蠕動減弱,使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長,有利於微生物和消化酶的作用,促進飼料營養的消化吸收。但熱應激嚴重時,會引起消化率下降,原因 是飲水量大幅度上升,促進營養物質快速通過腸道而影響吸收,從而導致採食量下降。研究證明在32~38℃區間內,每升高1℃,採食量降低4.6%。22~24日齡肉仔雞在34±1.5℃下,飼料轉化率無明顯變化;20~42日齡肉雞在高溫時,飼料轉化率明顯下降且增重也下降。對5周齡肉雞做高溫試驗,給予32℃高溫持續一週,試驗組飼料轉化率下降顯著,增重下降也顯著,3-5周齡肉雞在29℃全部存活,而在29.4~40.6℃的死亡率近50%,40.6℃時,死亡率達87%。由此可見高溫不僅影響肉雞生長速度、飼料利用率、而且對肉雞存活也有很大的影響。

養雞場的隱形殺手,養殖戶們一定要注意了!

對蛋雞的影響:就產蛋雞而言,其最佳環境溫度是15~23℃,在此溫度範圍內,飼料利用率最高,產蛋性能最佳。超過23℃便會產生熱應激。當溫度達到30℃以上時,就會引起蛋雞生理及精神上的變化,主要表現體溫升高、張口呼吸、翅膀張開、伏臥少動、飲水劇增、採食量明顯減少、重者廢食、排水樣稀薄糞便、產蛋量下降、蛋重減輕、蛋清稀薄、軟皮蛋率明顯增加,種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會大幅度下降。雛雞、育成雞則表現為生長髮育不良,生長受阻,合格率、均勻度都有所下降。部分雞發生腿麻痺,不能站立。如果熱應激持續時間很長,後期則會因為發生“熱應激綜合徵”而導致機體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出現衰竭而死亡。

養雞場的隱形殺手,養殖戶們一定要注意了!

夏季熱應激的控制

合理的營養調節通過提高日糧能量和蛋白質水平

降低飼料中的蛋白含量,適當提高能量水平,加大營養濃度,可緩解蛋雞熱應激引起的採食量下降,營養供應不足。

養雞場的隱形殺手,養殖戶們一定要注意了!

合理調整飼餵和光照時間

儘量在涼爽時間如清晨、傍晚喂料,刺激食慾、提高採食量;高熱時間內不飼餵,減少雞群活動量。根據夏天夜間涼爽的特點,將補光時間進行稍微調整,一般在凌晨00:00-1:00開燈,晚上9:00-10:00關燈,但是總的光照時問不能超過17h。

合理使用抗應激保健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