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足出場名單盤點 恆大11入選成第一大戶

隨著東亞四強賽的結束,中國男足國家隊完成了2017年所有的比賽任務,2017年對於國足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在裡皮的帶領下國足全年一共打了13場比賽,總戰績為4勝4平5負,其中6場世界盃預選賽國足更是取得了3勝2平1負的佳績,這裡面不乏主場1-0戰勝韓國隊的大捷。這一年裡,一共有53名球員代表國家隊出場比賽過,其中廣州恆大有11人入選成為國腳第一大戶,而出場時間最多的國腳也是來自於恆大,馮瀟霆全年共為國足出場7次,上場時間達到630分鐘。


從國腳的來源來看,聯賽冠軍廣州恆大貢獻了11名球員,這個數字遙遙領先於其他各隊,排名第二的是本賽季進步明顯的上海上港,一共有7名球員在今年代表國足出場過,而排名第3-7的俱樂部分別是權健、華夏、魯能、申花和泰達,其中華夏和權健均擁有5名國腳,魯能、申花和泰達則各有3人入選。

2017國足出場名單盤點 恆大11入選成第一大戶

從以上的統計數據我們不難看出,擁有國腳人數越多的俱樂部往往戰績越好,恆大、上港、權健、華夏在國腳人數排名上名列前四,而這也正好對應了他們在聯賽中的排名。值得一提的是,申花和億利雖然各擁有三名國腳,但這些球員的出場時間並不是很多,比如申花的柏佳駿在今年一共也就為國足出場過26分鐘,這個出場時間排列所有球員之末,因此雖然這兩傢俱樂部擁有的國腳人數不少,但他們的球員都不是國家隊陣容裡的常規儲備。

雖然說近些年來各家中超俱樂部的投入都有所增加,買來的外援名氣也越來越大,但國內球員的質量仍是決定俱樂部實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在轉會市場上國內球員的轉會費也是水漲船高,這主要還是由於市場形勢來決定的。當然在今年的國家隊名單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生代力量的崛起,比如說來自北京人和的U23小將鄧涵文就在全年為國足出場過535分鐘,這個數據名列所有國腳的第三名,而且鄧涵文在自己登場的7場比賽裡一共打入2球,憑藉如此亮眼的表現鄧涵文已坐穩國腳資格,甚至在世預賽的最後階段裡皮還將他樹立為了右後衛的首發人選。

當然我們也得明確一個事實,那就是代表國足出場過並不意味這名球員的實力就一定超群,有些代表國足出場過幾十分鐘的球員可能只是在某一階段有過曇花一現的精彩表現,而還有球員的入選更多隻是出自於獎勵或者鍛鍊新人的考慮,比如來自河南建業的馮剛、來自深圳佳兆業的崔民和來自上海申花的毛劍卿,他們在國足出場的時間都比較短暫,未來也不大有可能成為國足名單的常規人選。

附國足出場人數俱樂部排名名單:

11人-廣州恆大;

7人-上海上港;

5人-河北華夏幸福、天津權健;

3人-山東魯能、上海申花、天津泰達;

2人-北京國安、廣州富力、長春亞泰、延邊富德;

1人-北京人和、江蘇蘇寧、遼寧瀋陽開新、深圳佳兆業、大連一方、河南建業、杭州綠城、雲達不萊梅(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