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要說從古至今亙古不變的家居情懷是什麼?小創覺得是——牆壁文化。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從展現藝術底蘊的名家字畫到抽象藝術,還有寄託美好情懷的全家福到婚紗照,以及毛主席畫像、世界地圖,小學獎狀......這些內容不盡相同,卻通通被掛在了牆上。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忘不掉的還有風靡一時,讓國民大媽們齊齊手拿繡花針,一起回顧中國傳統文化的十字繡。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小創至今還記得那一幅幅嬌豔的“花開富貴”、霸氣的“八駿圖”、簡單粗暴的“家和萬事興”,紛紛出現在各個姑嫂阿姨家的牆上,讓我感受到了各種十字繡古典風的視覺“暴擊”。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小創曾經也嘲笑過媽媽花費半年時間秀的一副玉瓶觀音掛在家裡不倫不類,當時媽媽愣了一下說:“你總不在家,我只是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在麻麻們那個年代,雖然沒有經歷過什麼藝術審美的薰陶,她們不懂風格、色彩的空間搭配,只是想把自己對這個家的期待一針一線的描繪出來。而作為子女的,我們只能一遍默默吐槽麻麻們的審美,一遍默默感動她們的心意。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總是吐槽她們的審美很土很OUT,可是仔細想想,我們有認真的和她們分享過美好的東西嗎?

如果願意花點心思,其實是可以讓麻麻的十字繡兼顧審美和情懷的啊!麻麻能看到自己的心意美美的掛在牆上,真心被喜歡著,肯定會很開心的吧。


一、為麻麻的十字繡配一副畫框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人靠衣裝馬靠鞍,如果要考慮風格的匹配,

可以從畫框下手啊。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其實吧不可否認十字繡本身是一種很有民族文化的裝飾品,小優覺得搭配簡約的畫框反而更有味道,你們說呢?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認真的為麻麻選一款風格匹配的畫框,再搭配一些色系相同的花瓶配飾,試試看逼格是不是瞬間上升不止一個檔次。


二、增加幾副同色系掛畫

如果靠畫框實在無法拯救你的眼睛的話,那我們不妨多買幾副同色系的掛畫,放在家裡其它地方,當整體審美提高以後,那副麻麻的十字繡搞不好會被當作珍品膜拜。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小創覺得這兩幅馬頭和麻麻秀的八駿圖契合度100%哦。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天鵝搭配牡丹花開也是妥妥的沒毛病吧!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田園系列的小清新也是麻麻的最愛。其實,小創深深的感受到,智能手機、電腦的出現佔據了我們太多的時間,而在父母的心裡,無論是智能生活還是審美習慣,他們也會擔心自己被時代遺棄。

作為兒女,我們能否多點時間,多點耐心去和他們分享一些有趣美好的事情呢?

牆壁裝飾,60、70後的審美不是我們能輕易懂的!

小創有話說:

當你遇到裝修問題、軟裝問題,或者生活情感問題時,微信留言或者來到創名家·整體家裝生活館(地鐵4號線漢陽火車站A出口),不要忘了小創一直都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