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p2p理財公司出現倒閉現象,對支付寶里的定期理財產品會有什麼影響?

冬天的雪2322131


因為以前介紹過支付寶裡的定期產品的緣故,所以有責任給我的粉絲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最近多家P2P出現問題,大家對理財有點不放心了,包括對支付寶裡的定期產品,他們間有什麼聯繫嗎?會不會影響到餘額寶或者定期理財產品呢?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您,影響微乎其微,如果有,只能是更多的資金湧入定期理財產品,定期理財產品的收益有可能略有降低,搶起來更難了。為什麼這麼說?

近期P2P公司倒閉事件較多,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因素疊加:一是國家監管政策明確後,要滿足監管要求,很多平臺需要增加運營成本,小平臺承擔不了;二是一些技術能力、業務能力差的平臺根本找不到存管銀行,人家不願和他合作,所以玩不下去了;三是本來想等6月讓監管部門說他不合格,借坡下驢的,沒想到監管推遲,自己撐不下去了;四是一些資金出借不合規,流到股市,隨股市下跌壞賬太多。這些原因可能不一定準確,但是或多或少會存在。

P2P事件引起了一定範圍的小恐慌,很多人開始陸續撤出,國家相關部門和人員也出來安撫情緒,說不能一棍子打死,P2P可以彌補銀行不到位的地方,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方向之一。這些確實說的沒錯。

但是市場就是市場,一部分不穩定資金肯定要從P2P裡撤出來,出來的資金都是個人資金,流向無非幾個:貨幣基金,定期理財,銀行存款,股票市場,其他基金。

由於資金的流入,或多或少會增加理財產品的資金供給量,市場資金相對充裕,因此定期理財產和貨幣基金收益理論上會有所下降,限量供應的產品購買難度會略有增加,個人認為影響僅此而已。

這些絕對不會增加餘額寶和定期理財產品的風險程度,因為它們的投資方向沒有任何重疊的地方,投資發行人和管理人也完全沒有交集。

上述回答僅供分析,具體市場變化不好預測。

理財有風險,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天涯孤行者


基本沒什麼影響,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財產品!

P2P平臺自身抵禦風險能力薄弱

近段時間,P2P市場雷聲不斷,一個多月的時間,連續爆了幾十家,不管是“精英團隊”公司,還是具有國資背景的平臺,關閉跑路、提現困難的平臺屢見不鮮,這和P2P平臺管理不規範、風控體系不完善有直接的關係,有些P2P平臺純粹就是“野路子”,沒有風險準備金的概念,甚至連基本的風控人員都沒配備,一旦一個項目出現逾期,就會影響到整個平臺的日常運轉!

定期理財產品風險較低

無論通過銀行渠道,還是支付寶(或微信)平臺購買的定期理財產品,其主要都是投資於流動性良好的固定收益類產品,銀行存款、央行票據、國債、金融債券……,風險很低,基本不存在投資損失的可能。因此,定期理財產品本金基本安全無憂,只是收益會有所變動而已!

資金流轉關係不同

P2P理財,本質上是資金的借貸關係,P2P平臺提供資金借貸雙方撮合服務,收取服務管理費,資金最終的流向是項目標的(需求方),要等到需求方按時歸還本息,理論上投資者才能連本帶息拿回資金!

而定期理財產品,是一種委託理財的概念,資金始終都是投資者本人的,管理人只是受託將所有投資者的零散資金,進行集中理財,獲取較高的收益,收取的是理財產品的管理費!

總之,P2P與定期理財投資標的不同、資金流向也不一樣,是完全不相關的兩種產品。即使P2P平臺出現風險,也不會對支付寶定期理財產生任何影響的!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操盤手信一


由於P2P網貸與支付寶定期理財產品分屬不同的管理機構與理財產品,那麼P2P網貸平臺倒閉不會對支付寶中定期理財產品產生任何影響。

P2P網貸步入加速規範期,不合規平臺頻出爆雷小高潮

隨著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的推進,P2P網貸平臺步入加速規範期。尤其是要求網貸平臺備案的政策明確了規範化的決心。但與此同時,某些不合規的平臺出現“爆雷”現象,從而引發投資者的恐慌。

所謂“爆雷”即某些平臺的部分標的逾期,特別是大額借款人無法兌付到期資金,未能及時還款,而平臺自身兜底能力有限,嚴重影響公司運營,出現暫停業務、跑路等現象。從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投資者需要對P2P平臺甄別 而投資支付寶理財產品則無需如此麻煩

從上述P2P網貸爆雷的現象就能夠看出,投資者不但要對P2P網貸平臺中的項目標的進行篩選,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平臺也要予以甄別。儘量選擇知名度高、排名靠前、有國資背景、資金由第三方託管及墊付制度的正規平臺予以投資。

而支付寶中的定期理財產品則無需麻煩,因其中的理財產品的推出與管理機構皆為具有央企或國資背景的大型正規企業。

例如定期理財產品中的建信養老飛月寶,其產品發行機構為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由中國建設銀行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分別持股。

因此從投資平臺與管理機構來說,支付寶內的理財產品還是非常安全可靠的。

理財產品本質不同

P2P網貸平臺其本質為中介平臺。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借款客戶在平臺發佈借款申請,投資者可以將閒置資金通過平臺將錢出借給借款人,以獲得收益。那麼嚴格來說屬於借貸關係而並非投資理財產品。

而支付寶內的定期理財產品所投資的對象為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另類資產等。產品優選風險低、期限適中、收益較高的項目投資,因此安全性較高。

綜合上述因素,P2P網貸平臺與支付寶中定期理財產品的管理機構與資金投向完全不同,因此P2P網貸平臺倒閉不會對支付寶中定期理財產品產生任何影響。


冀蒙嘉澍


沒什麼影響,完全是不同的兩樣東西。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p2p。p2p實際就是民間小額借貸,加上了一層互聯網的包裝,它相當於把你的錢借給別人或別的公司,到期後收取本息,投資者和投資標的之間,是借貸關係,所以,它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信用風險,就是到期了對方賴賬不還錢,還利息?本金他也不給了。

另外近期爆雷的p2p平臺還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收益率奇高,從最開始的6%-8%左右,飆升到現在20%,而所謂的四大民間高返平臺,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甚至達到過40%。這種收益率很明顯是有問題的:那就是,他們並沒有把募集來的錢借出去,而是拿後來人的錢支付給前期投資人做利息,也就是通常說的旁氏騙局。就算有些真的把錢借了出去,大家想想,肯支付這麼高的利息來借錢,就說明他從其他渠道已經借不到更低利率的錢了,說明他的資金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種情況下,違約的可能性,是相當高的。



而支付寶裡的定期,則不同,都是正規公司的正規理財產品。它們的投資範圍,大部分在貨幣市場工具,比如,短期國債、大額存單、銀行匯票這些;還有固定收益債券,比如金融債,企業債,地方政府債等等。也就是說,它的風險是相對很低,且可控的,再加上分散投資的投資組合管理方式,像p2p那些血本無歸的極端事件,在這裡是基本不可能發生的。



另外一點跟p2p不同的是,你買了定期理財,資金的所有權並沒有發生轉移,錢還是你的,你跟對應的基金管理公司之間簽署的,並不是買賣協議,而是委託協議。簡單地說,你只是委託基金公司代為理財而已,你跟管理人之間是委託與受託的關係,管理人不能越權將這筆資金挪作他用。

為了保證這一點,現在正規的基金或理財產品,都採用了託管行制度,就是說,你買了理財的錢,並不在基金公司,而是在對應的託管行,就是銀行裡,由託管行負責資金安全,並且監督管理公司,不能胡亂投資,違背監管要求和份額所有人的利益。也就是說,像p2p那樣,管理人捲款而逃的事在這裡是不會發生的。因為錢在託管行,管理人根本接觸不在錢,他只有使用權,他的每一筆劃款指令都要託管行審核通過才能生效。

比如大家熟悉的建信飛月寶,它的真名叫,建信天弘弘信弘1號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託管行是四大行之一的建設銀行,你買飛月寶的錢,都存在建行的託管戶上,你覺得誰有本事,

能從建行總行的資產託管部把你的錢盜走?



資本市場上,永遠是一份風險,一份收益。建議大家不要貪圖p2p平臺不合理的高收益,同樣,也不必擔憂正規理財產品的安全性。

我是仁義禮智投,國有商業銀行總行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有關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相互探討交流。碼字不易,各位老鐵都看到這了,不妨點個贊再走吧。


仁義禮智投


我覺得最大的影響就是,很多人覺得投資理財都是騙,哪裡都不安全。最後又去炒房了。。。

產品不同,投資方向和模式不同。

投資者可以稍微花點時間,只需要百度下,也能清楚的看到區別。

我們自己的錢,來之不易,應該對自己的錢負責,投資要研究。


恆昌仲梁


對支付寶裡面的定期理財產品不會產生影響,但是會有更多人轉向支付寶的定期理財產品。

最近這段時間,有幾個較大的P2P理財公司相繼暴雷,無法兌現,金額高達幾十億上百億。投資這些的投資者就會對此有些不信任,進而轉投支付寶或者其他貨基或者定期理財等等。


前段時間備案的壓緊,導致很多平臺遭遇投資者大量的擠兌,現金流不夠,造成無法兌付的現象。為了緩解這種相繼暴雷的情況,監管平臺相繼延緩了平臺備案的審核。讓部分平臺有些緩和的機會。

其實在投資的時候我們應該多考察,對支付寶定期理財那樣的產品可以選擇一點,貨幣基金類型的,風險較低,雖然收益低了一點,但安全性高了一點。P2P的可以少一些。不要把全部的家當都壓在上面。監管備案的收緊,大多數的平臺的收益率都有所降低,這也是大的趨勢,看到更高的,就要遠離。


以上是拓天速貸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