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從出生就有等級制「貴賤」,是真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中國和印度的領土爭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被大眾所知,網民對印度的好奇也越來越濃。“開掛的民族”已經上升為了印度的代名詞。而最受廣大網民關注的,可能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了。

在中國,這個兩千多年前就有人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並長期以造反為榮的國度,是無法理解這種深入骨髓,被根植於血液裡的制度的。而種姓制度的可怕,在於杜絕了底層群眾向上層社會流動的可能。

印度人從出生就有等級制「貴賤」,是真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許多低種姓的婦女都曾受過強姦,很少有人有勇氣、有能力向仇人還擊。你知道我國農村的女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我告訴你,所謂的強姦是她們每天都要遭遇的事,好像窮人家的女兒生來就是富人的玩物。他們會侮辱你,將你視為私有財產。在農村,窮人家是沒有廁所的,你不得不去田地,然後就有人在那裡等著你。”來自印度一位名普蘭的婦女所述。光聽口述就覺得很心酸,印度的種姓制度已經到了毒害心理的地步,這在本國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現代社會已經高速發展,印度的種姓制度居然還沒廢除。

印度人從出生就有等級制「貴賤」,是真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這樣子的:

第一等級婆羅門或傳教士;第二等級剎帝利或勇士;第三等級吠舍或商人和農場主;第四等級首陀羅或勞力。

1.婆羅門或傳教士是素食主義者,能教授與學習印度教古經文,婆羅門女只能嫁婆羅門;

2. 剎帝利能吃肉。他們的工作是勇士與統治者。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但不能教授。剎帝利女能嫁與首陀羅人或者剎帝利人;

3. 吠舍是商人。他們一般是素食者但也有吃肉。他們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但不能教授。吠舍女能與首陀羅,剎帝利或者吠舍結婚;

4 . 首陀羅或者勞力。他們不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一般不是素食主義者。幹雜活,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他們只能與首陀羅結婚。

印度人從出生就有等級制「貴賤」,是真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在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為無種姓(Outcastes)的部分,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僅僅作為“賤民”的解釋,但實際上,賤民只是無種姓的其中一部分。在古代,成為賤民,由於被剝奪了種姓,往往只能從事骯髒的下等工作。所以現代的許多印度人不滿種姓制度,自動退出種姓,由此成為Outcastes。今天的印度大概有20%的人口屬於Outcastes,但是他們並不都是賤民。

賤民最初也是來自一些被征服的土著,他們從事著汙穢工作(從事潔淨工作的土著被納入首陀羅),所以被認為是不可接觸的人(untouchables)。他們不僅不能接觸高級種姓的人,甚至要同高級種姓保持相當的距離。而某些工作由於非常骯髒,甚至被認為是不可見的人(Unseeables),他們只能在夜晚從事工作,以避免被高級種姓的人的見到。

印度人從出生就有等級制「貴賤」,是真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種比較混雜,有非洲類型的尼格羅人種、澳大利亞類型的黑棕色人種、類似我們中國人的蒙古人種和來自地中海地區的達羅毗荼人(Dravidian)。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雅利安部落從印度西北部進入了印度次大陸,主要和達羅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亞類型的黑人衝突,佔據了印度北方地區。

雅利安自己的社會形成了三個群體,第一個是戰士集團,稱為Rajayana,後來名稱改成了剎帝利,第二個是祭司集團,被稱為婆羅門,這兩個集團為爭奪雅利安的政治權利進行了鬥爭,結果正如現在所看到的,婆羅門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個集團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他們就是吠舍,許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納入了雅利安社會體系,成為首陀羅,首陀羅的最初來源不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還包括雅利安人和當地土著生的混血後代。吠舍往往是農場主、商人、手工業主、地主,而首陀羅則是在農場工作的農民或者在手工作坊進行勞作。

印度人從出生就有等級制「貴賤」,是真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在雅利安征服後,雅利安人逐漸建立了許多社會和宗教制度和規則,使得這種階層的區分被永久固定下來。種姓制度由此產生,種姓制度的最大特徵就是其頑固性和凝滯性,各個種姓之間不會轉化。不僅永久固定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地位,還固定了他們的職業,限制了各個種姓間的社會交往和婚配。

印度人從出生就有等級制「貴賤」,是真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