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不浪費」,不是衡量志願報考好壞的主要標準!

高考填報志願,家長和考生問的最多的就是我考了多少分,能報什麼學校?高考多考出1分,不知凝聚了考生多少心血和汗水,考出了成績,考生報考時,自然想要“分盡其用”,一分也不浪費。但是,

其實志願填報的好不好,不能以這個為標準。多考1分,很多時候,是給自己一個更多的選擇機會而已。

“1分不浪費”,不是衡量志願報考好壞的主要標準!

一、志願報的好的標準。

1、自己喜歡的學校;

2、分盡其用,考分價值最大化;

3、專業不被調劑,適合自己;

能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是真正的算是報的好,然而現實中,真的很難兼顧。

二、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是一個問題!

“1分不浪費”,不是衡量志願報考好壞的主要標準!

現在多數省份都實行“平行志願”,平行志願下,“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是最基本的報考原則,在這種原則下,如果想上好學校,達到分盡其用,就可能會以犧牲專業為代價;反之,如果想報專業,必然會降低學校檔次,犧牲一些考分就會成為代價,1分不浪費,基本不可能。

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這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每個學生,或者每一個層次的學生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見解自然不同,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每個選擇都有好與壞並存,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那麼什麼樣的才是適合的呢?這要結合你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等方面做出綜合考慮,比如你大學之後是想繼續深造還是想就業,選擇自然不一樣,前者選學校,後者選專業。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一個職業規劃的問題,這也許比分數、比志願更加重要。

“1分不浪費”,不是衡量志願報考好壞的主要標準!

雖然報的好可能很難,但是考生要堅決杜絕報的差的情況發生:2017年,646分的高分報考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的錯誤。為了避免這種錯誤,考生在報考之前,務必要認真學習報考的相關知識和大學的招生簡章!我是“贏在高三”,關注我,獲得更多指導!

“1分不浪費”,不是衡量志願報考好壞的主要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