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AI」產業集羣崛起,多家企業重點布局廣州!

广州“AI”产业集群崛起,多家企业重点布局广州!

近日,廣州圖普科技在國際權威海量人臉識別數據庫MegaFace中,以99.087%的最新成績在百萬級別人臉識別測試中拔得頭籌,參加這項測試的還有來自Google、微軟中國、百度、騰訊等公司的人工智能團隊。廣州人工智能創新力量再次在高端的舞臺上顯露身手。

去年,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將人工智能的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人工智能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及,並指出“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全國發展智能科技的決心愈加堅定。

技術方向:

力爭在視覺圖像處理等取得突破

今年3月,廣州出臺《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下簡稱IAB行動計劃),6月份,《廣州南沙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簡稱南沙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正式印發對人工智能提出更具體的、更貼近城市發展需求的任務。

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指出,包括基礎軟件算法、芯片及傳感器、視覺圖像處理和生物特徵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新型人機交互等方面重點人工智能技術方向。特別是,視覺圖像處理和生物特徵識別。支持生物特徵識別、視頻理解、跨媒體融合等技術創新,發展人證合一、視頻監控、圖像搜索、視頻摘要等典型應用,拓展在安防、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應用。

广州“AI”产业集群崛起,多家企业重点布局广州!

在這些技術方向上,廣州積累了一定基礎。南沙已經搭建了廣州南沙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廣州智能軟件產業研究院、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能研究院、雲從人工智能視覺圖像創新中心等人工智能產業研發平臺;集聚了雲從科技、小馬智行、異構智能等40餘家掌握自主核心技術的人工智能企業。

以雲從科技為例,這是一家專注於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能企業,孵化於中國科學院。創始人周曦博士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視覺之父—Thomas S. Huang 黃煦濤教授。其帶領的團隊曾在計算機視覺識別、圖像識別、音頻檢測等國際挑戰賽中7次奪冠。

广州“AI”产业集群崛起,多家企业重点布局广州!

“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也將取得突破,預計今年初期投資規模約10億元,產值將接近百億元,產生的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也將達到30項。” 研究院總經理、亞信集團副總裁張晉說。

產業集聚:

加快佈局“人工智能+”產業

廣州IAB行動計劃指出,廣州人工智能產業將發展智能軟硬件、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工具、智能終端等智能產業,以及智能工廠、“人工智能+”製造等應用服務。在具體產業領域中,南沙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提出,將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醫療、智能翻譯系統、公共服務等重點人工智能產業領域,推動人工智能從經濟領域向社會領域擴散,實現城市的精細化、智能化治理,打造領先的人工智能城市典範。

“人工智能+”產業中,“人工智能+汽車”率先跑出。“無人駕駛需要面對路況的不確定性以及複雜的道路場景,此次獲得北京路測牌照,是小馬智行在技術上進一步被認可的體現。”近日,全球總部落戶廣州南沙的無人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宣佈拿到北京市政府頒發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小馬智行CEO彭軍表示。

广州“AI”产业集群崛起,多家企业重点布局广州!

“以應用層為驅動,以基礎層和技術層為支撐推動產業升級,無人駕駛是廣州實現人工智能場景落地的重要突破口。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峰表示,2017年,廣州汽車產量達310.8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的10.7%。基於深厚的汽車製造產業,廣州將在全國無人駕駛競速賽中取得優勢。

“廣州將以景馳科技、小馬智行等世界級無人駕駛研究公司為領頭羊,推動廣汽傳祺、東風啟辰、小鵬汽車、寶能汽車、FF汽車等整車廠商加快研發突破。” 廣州市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方面,2017年,廣州市新引進景馳科技有限公司和小馬智行公司等2家以自動駕駛研發為主業的初創企業。與此同時,廣汽集團、東風日產、小鵬汽車、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廣州整車汽車企業和相關研究院所也在開展無人駕駛研究。

广州“AI”产业集群崛起,多家企业重点布局广州!

在日前印發的《廣州市價值創新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中,南沙國際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黃埔智能裝備價值創新園、番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價值創新園三大價值創新園主導產業均與人工智能產業佈局相關。

其中指出,南沙國際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講以亞信集團、微軟廣州雲、雲從人工智能視覺圖像創新研發中心、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為核心,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AI+”(人工智能)智能城市示範區和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核心聚集區。

人才高地:

形成萬人級別AI產業人才集聚

廣州南沙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並 “兩條腿走路”招納賢才:一方面,加強引智引技力度。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國內、國外人才市場,實現精準對接,引進海內外高端智力和技術。至2020年累計引進1000名具有相關博士學位的人工智能產業科研人才,形成萬人級別的人工智能產業人才集聚。

另一方面,培育產業人才隊伍。以多種方式吸引和培養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鼓勵校企合作,鼓勵領先企業、行業服務機構等培養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隊伍,加快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擴大人才供給。

广州“AI”产业集群崛起,多家企业重点布局广州!

繼去年底首批企業入駐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後,廣州市靈鹿數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利科科技有限公司、芯峰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廣州科澤雲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優策科技有限公司、鴻蒙軟件(廣州)有限公司等第二批37家企業在2018廣州國際人工智能工作交流會現場簽約進駐。

據瞭解,這37家入駐企業技術實力雄厚,包括:院士級別有9個團隊,如倪光南院士、陳國良院士等作為領頭人的企業;海外歸國的創業團隊7家,如國家千人計劃協會秘書長劉震博士、劉俊傑博士、劉晉東博士等,他們都是帶著技術、產品和資金回國的,還有國際合作團隊6家,以及IEEEfellow做領頭人的團隊。

广州“AI”产业集群崛起,多家企业重点布局广州!

在早前的廣州安博會上,佳都科技發佈了面向一般用戶的首款人臉識別終端設備。“它小而精緻又精悍,可以在不到1秒的時間裡刷臉驗證身份。這是我們團隊耗時一年多的時間設計研發出來的。” 佳都科技智慧城市事業群副總裁劉斌認為,高水平的人才、高技能勞動力和高技術工程師隊伍對人工智能從技術走向應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悉,去年進駐南沙後,佳都科技還將城市大腦人工智能基金和研究院,引進更高級別的人才。

目前,南沙集聚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無人駕駛領域專家、前谷歌核心工程師樓天城,視覺圖像專家、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周曦,科大訊飛首席科學家魏思,原AMD首席軟件架構師、現異構智能創始人兼CEO吳韌等國內外人工智能頂尖科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