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周末就可以

PART1 “熱”武漢

“武漢夏天的熱,好像人盡皆知。”

一江在城,武漢就像一口熱氣騰騰的蒸鍋。

所以,溫度計都爆了表。

也許是熱習慣了,最初的武漢人,倒沒有外地人表達得傳神。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池莉的那段描寫了。

遠道而來的北方朋友,敖熱難耐,急中生智說到長江裡頭去睡。朋友尋來一段繩索,再連接上自己的皮帶,一頭系在江岸的鐵錨上,一頭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進江水裡,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這樣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幾個盹。

這位外地朋友,天亮之後,不顧一切,倉促北逃。

可我們武漢人,天亮之後,不還是白加黑的熱。

老底子的武漢人每每感慨,千里江水,順流而下,南來北往的商販口口相傳,就將“火爐”的名氣傳播出去了。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捂汗”,這個諧音綽號,曾是人們對武漢的無奈調侃。

有一次易中天接受採訪,被問到為什麼從武漢大學轉至廈門大學。

回答說:為了生命著想,離開了武漢。

夏天能熱到四十度,太熱了不利於養生。

說到底,武漢還是熱跑了自己的一個文化名人。

其實也不盡然,而是健康正在成為中國人的主流消費。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發佈年度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稱,中國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理解正在持續加強,並與西方人的觀點有很大差異。

那麼問題來了,“廈門”這類的城市總歸太遠,對土地愛得深沉的武漢人,總是拒絕的。

難道武漢周邊,就不能避暑養生了嗎?難道非要與過去的生活斷舍離,才能擁有一方清涼天地?

PART2 綠水青山,是未來

幸好,武漢之外,還有個咸寧,而咸寧有個梓山湖。

提到梓山湖,你會想到什麼?

湖北省第四大湖。

萬畝的梓杉林。

5倍東湖大小的湖泊面積。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要知道,166個湖泊鑲嵌武漢城中,水體超過市域面積26%。

武漢人對湖,不稀奇。

但是梓山湖的特別,是整個湖北省唯一保持二類標準的湖泊。

要知道連東湖都只能渴望達到三類標準。

這是歷史留給武漢的時代印記。

高歌猛進的90年代,工業圍城,生態的創傷不可避免。東湖、西北湖,湯遜湖……都曾經歷。地產躍進的大武漢時代,圍湖造城,生態的保護就更為必要了。

因為,綠水,青山,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沒想到如今,這個緊扣時代的絃音,在梓山湖上返樸歸真了。

是整個湖北省未被汙染和開發的湖泊。

再加上森林公園和溫泉的多重組合,這裡的年均PM2.5值≤50,負氧離子≥5000個/立方厘米,空氣質量指數全國名列前茅。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據說,這裡的整個夏季氣溫可以做到比武漢低個約5度,也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溫度。

更重要的是生理上的體驗感。只要地處深山森林湖泊,涼快是必然,但這種原生態的生活,勢必不能滿足都市人對生活質量的需求。

綠地,正是捕捉到了這種現象。

因為,縱觀整個大武漢來說,都是以大盤,超級大盤乃至大型綜合體為主。

可無數中國人心中,隱含著一種對於“自然”的回溯情節。

當這種情愫,與日益快速發展的城市節奏相結合,一種逃離都會的閒適生活,就開始湧上心頭。

這一點,中國江浙土地上,開始鱗次櫛比出現的小鎮模式,就是最好的佐證。

武漢,正在等待這樣的小鎮補缺。

尤其,當健康正在變得重要,當綠水青山成為主題,從武漢驅車一小時,或者搭乘武鹹城際鐵路抵,24分鐘後即可到達,一個“康養小鎮”呼之欲出。

PART3 康養小鎮,綠地在改變

今天,中國消費者經歷的巨大變化。

十幾年前,人們心心念唸的是讓辛苦賺來的每分每角發揮最大效用。

如今,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中國消費者對品質高、價格高的產品開始青眼相加,並且越來越捨得在服務上花錢。

中國式健康生活正在興起。

人們不僅喜歡旅遊,更喜歡度假。

人們不再迷戀城市,轉而喜歡小鎮。

人們不再掏空身體,枸杞泡茶來一杯。

人們喜歡大自然,喜歡環境,喜歡文藝,喜歡安養

……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並不是所有的小鎮都敢稱自己為“康養小鎮”

你必須保證你的外部環境的高能級,年平均PM2.5值小於或等於50,區域的負離子標準濃度大於或等於5000個/每立方厘米。

你必須保證你的交通大環境的通達,必須保證你附近100公里處有高鐵、機場、高速。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需要能夠發展醫療的條件。

而這樣的利好要素,統統可以在綠地梓灣國際康養度假區找到,並且作為依託,成為著墨的重點。

有康養酒店、多肽體驗中心等健康配套。

有商業水街、咸寧奧特萊斯。

有帆船俱樂部。

有國際學校。

……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這個152萬方的大城,包含生態人居、健康養生、旅居度假、商務貿易、科創教育、娛樂休閒等多種業態,引入18大核心產業項目。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環境的改變,不僅讓武漢人從城區“迴流”到梓山湖,更多的企業也在紛紛湧入。

這背後,也是整個梓山湖生態新城的著墨重點。

當下,政府在做背書,在做產業遷移,一些類以生態康養為重點的項目,也在逐一落筆成為眼見的事實。

航天館,集裝箱度假酒店、國際垂釣中心等項目均已完工。

中華雞湯小鎮等已建成使用。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梓山湖北大邦實驗學校等紛紛落戶新城。

月季觀觀光園、環湖溼地公園、汽車運動公園等項目正加快建設中。

……

可以看到,370億投資,梓山湖生態新城以休閒度假、康養旅居、科創教育為主,未來規劃有半島溼地公園、汽車露營公園、醫養文明園、中華文明園、玫瑰園等市政配套,這裡將建成生態度假人居新城。

健康,養老,休閒,度假,綠地對梓山湖的匹配與變革,依託的是這幾大關鍵詞。

“火爐”的記憶不能輕易抹掉。

但那遠處山林傳來的娑娑聲,似在低聲吟唱待你奔赴到來的曲目。

而曲目的序曲,是即將全新亮相的展示中心。

這個猶如從森林公園中生長出來的展示中心,足足有6500平方米。

沿著一條濱湖大道,就好像兩種生活的分割線,帶你直抵一個50000平方米的景觀區。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綠地的手筆,綠地的匠心,在超級規劃的背景下,要給你一種超越都會生活的全新賦能。

老人可以在這裡頤養天年,因為配套跟得上,因為環境太好了

孩子們可以找到撒歡郊野的樂園,但是因為有著更為豐富和超前的設施,你會放心讓孩子大膽去嘗試。

更重要好的是,男主人,女主人,各個年齡層,各個身份背景,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生活的所需。這才是小鎮的妙處,也是小鎮的與眾不同。

因為這裡是全產業鏈為導向的生態之城,賦能更多元,更超前。

歸的了城市的心,也找得到放肆的途徑。健康與閒適樂趣,是隻有梓灣才能找得到的。養生與養老,是隻有梓灣才能滿足這種需求。

關鍵,綠地還帶著樸素而真摯的初心。

資源是稀缺,但夢想不能遙不可及,尤其是對美好生活居住的嚮往,不應該只能仰望。

所以,綠地來了,超越一般度假產品的貴而奢,而是用更豐富的產品線和一能夠觸摸的門檻,去滿足武漢人的夢想。

瞰景高層,面積最下可以做到40平方米。還有兩房和三房多種戶型可供選擇,總之一定有你的心頭好。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合院別墅,用來滿足你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願望。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所以,給你一個逃離火爐的機會,梓灣小鎮來避暑,度過週末即可往返,才是正確解鎖武漢的方式。

6月23日,綠地梓灣營銷中心盛大開放,邀請您親自品鑑!

“綠水青山”去避暑,逃離武漢大火爐,週末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