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近日,徐崢新作《我不是藥神》大火,小編昨天也去湊熱鬧看了一下。

整部電影沒有過度煽情,觀眾早已潸然淚下,笑著進去,哭著出來的我不禁感慨,好久沒看到這麼寫實的社會題材電影了。

“藥神”確實是反映了我們真實社會的一個事件,不得不說這是國產影片的又一大進步,但比起《熔爐》來說,電影還不足以能改變法律,改變制度,對社會產生實質的影響。

客觀的來看,國產電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他們笑得有多用力,生活就有多無奈,多痛心。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窮人不敢病,窮人病不起,窮人的命就是錢!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在當下有多少人都得了一種“窮病”?

輕則生活困苦,重則沒錢就沒命。

而剛剛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就試圖探討“中國人看病這件事”。

從排號難,到看病難,再到買藥難、買藥貴,最終導致讓人小病抗,大病拖。

這部被評為“零差評”的國產良心片,在所有人心上紮了一刀,揭露了你我必須知道的殘酷真相。

中國有一種窮人,叫做“絕對貧窮”,他們的年收入不到人民幣683元,平均每天不到人民幣1.87元,他們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飢寒交迫”的生活。

中國還有一種窮人,叫做“低收入者”,他們的年收入不到人民幣958元,平均每天不到人民幣2.63元。

如果說中國的貧富不勻情況嚴重,那麼中國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勻則是全世界最嚴重的。

中國農民中有一半人一輩子不進醫院,因為進了醫院就要背一身債務,搞到“家破人亡”,如果不進醫院,最多是“人亡家不破”。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不過,好在從5月1日起,我國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政策一出,使很多有癌症病人的家庭看到了希望,讓更多的癌症患者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看到這裡,我們也許會問,那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也存在“天價藥”嗎?

他們也有窮人嗎?

那些窮人也都能看得起病嗎?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就拿我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不應該大量存在露宿街頭的窮人和流浪漢吧?

你以為,日本就沒有窮人嗎?

研究者據估計,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房地產和股市崩盤以來,日本人的收入在近20年時間內陷入停滯甚至下降,其貧困率已翻了一番。

日本街頭的窮人是這樣的: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他們有的在地上鋪點東西蓋著被子敞著睡。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有的支起小篷子避雨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一個在看書一個在修雨傘,後面還有睡覺,流浪漢扎堆.....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日本人講究臉面,流浪漢外出時地鋪都會打包、遮蓋好。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流浪漢們的炊具,食材也都是撿回來的貨超市的過期物品。

不過據說日本超市食品15小時必須下架扔掉,有些店就把這些食品送給流浪漢。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即使是過著流浪的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仍然在。

這只是行走在街頭“赤裸”可見的,而住在膠囊旅館,日夜打好幾份工的人還大有人在。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日本的窮人生病了怎麼辦?

他們看得起病嗎?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日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不論富人還是窮人,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我們都知道日本建立了“國民皆保險”的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的醫保制度不僅使絕大多數人能看得起病,也使醫院無後顧之憂,接收病人後一切以診治為先。

公營醫療保險包括國民健康保險、船員保險、共濟組合等,民間醫療保險有生命保險、傷害保險、癌症保險等。

每個公民至少參加一種醫療保險。

拿適用範圍較廣的國民健康保險來說,投保者負擔醫藥費的30%,另外70%由保險基金支付。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曾有記者向厚生勞動省保險局諮詢,日本是否存在醫生開高價藥方的現象時,對方無論如何也難以理解記者所描述的“醫生明明知道價格便宜的藥足以治好患者,但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偏偏開高價藥方”的做法。

日本的公立醫院,醫生、藥劑師、護士都屬於公務員,拿統一的薪水,接診數量和開藥多少與本人收入並不掛鉤,這決定了醫生無須開高價藥方。

而對私營醫院、診所來說,接診病人多少和藥價的高低與醫院的收益及醫生的收入存在一定關係,但日本私營醫院、診所間競爭激烈,為一時的小利敗壞聲譽、失去顧客,只能是得不償失。

但就這樣,日本還是有“不敢生病,生不起病”的人。

小編曾遇到過一位80多歲的日本老爺爺,他住在靜岡縣的山裡,老伴很久就去世了,有一個女兒住在城裡,獨居的他領著一個月5萬6千日元的退休金,他說,去趟女兒家往返要4000日元所以一般不會去,自己平時也不怎麼敢生病,雖然醫療負擔部分很少,但是還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像“靜岡”老爺爺這樣的老人,還大有人在,日本每年有那麼多“孤獨死”的老人,“不敢生病,生病不敢去看,怕給兒女添麻煩”也算是原因之一吧。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日本存在“天價藥”嗎?

上文提到,日本醫生雖然理解不了“天價藥”這一說法,但日本這個國家就一丁點天價藥都沒有嗎?

再健全的制度也終有一疏,想不擇手段謀財的人還是存在。

但這“天價藥”只賣給咱中國人。

隨著日本商品越來越受國人歡迎,赴日旅遊掃貨的人也日益增多。

日本無良商家與旅行社早已暗地勾結,專門把目光瞄準集體遊客,大肆宣傳,將遊客一步一步引入精心策劃的保健品騙局之中。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據新聞報道,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四人隨團赴日本旅遊。

2月1日,他本來準備在日本代購網站購物的,後在地接旅行社日本東瀛假日旅行社導遊帶領下,乘坐大巴前往東京新宿A&S(全稱ALEXANDER&SUN,中文為亞歷山大和太陽)免稅店購物。

途中,該導遊引用所謂電視臺宣傳照片等資料,向車內遊客宣揚納豆精、萬步力等產品療效,稱其對高血壓、關節疼痛等有顯著改善作用。

在經過店內導購一番推銷介紹後,張先生消費91萬日元(約合5.5萬元人民幣),其中三分之一用於購買第一酵素、深海鮫等所謂特效藥品。

當晚張先生抵達酒店後,在網上對第一酵素等產品進行搜索,發現不少差評,甚至有日本代購網友稱“上當受騙”,於是包括張先生在內的該團23名遊客便跟導遊交涉要求退貨。

退貨時,號稱是該店店長的人矢口否認賣出產品為“藥品”,稱只是“健康食品”,並以貨物已售出概不退換為由,拒絕退貨退款。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日本與我們國內的購藥習慣是完全不一樣的,日本的醫和藥是分開的,正規的藥要去正規的地方去買,所以,這5萬多治療高血壓、關節疼藥本身就是問題。

《我不是藥神》裡的“天價藥”再貴,那還是能救命的,這些充其量被稱為“補藥”的天價藥,搞不好是會要命的。

話說回來,能買得起這類“補藥”的日本當地人,早就選擇去醫院看醫生了,誰會去相信這個?

在此提醒各位,任何消費都要理性。

日本專家:“貧窮”是每個國家都無法根治的“病”,是真的嗎?

無論是落後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貧困人口問題貌似永遠不能完全解決。

經濟再發達,醫療保險再健全,還是有人會看不起病,只是這樣的人有多少的問題。

除非看病全都免費。

但,這是不現實的。

其實現在很多疾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同時也不要忽視先天不足。

現在我們醫療條件好了,所以生活中的人們,為了減少疾病的出現,儘早的預防,出現身體不適的時候,及早喝點藥防治,同時注意飲食養生。

注意在孕育下一代時,父母的身體素質,以及懷孕年齡,懷孕前後、孕期的保護。

窮病雖然可怕,不會保護自己身體的人更可怕,目前,國家不會一下子根治“窮病”,但我們對待健康的態度千萬不可以“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