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微笑,你將收穫更多的美好

1

你工作辛苦一天,回家看見孩子通常第一句話是什麼?想想好像無非就是“作業做完了嗎?”、“今天的考試考了多少分啊?”、“老師今天表揚你了嗎?”等等跟孩子學習有關的話。

好像你跟孩子之間,除了課業,再無其他。

但是你知道嗎?就這樣一句“作業寫完了嗎?”的問話,恰恰是孩子們最討厭父母說的話。

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觀念影響,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依靠讀書學習知識來改變命運。

生活條件好了,家長們更是願意投入更多的金錢,只為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機會即便自己苦點累點也無所謂。

卻也造成了家庭中的另一種“匱乏”:父母跟孩子之間,感情談得少了,談得最多的成了作業、考試、成績。

給孩子一個微笑,你將收穫更多的美好

圍繞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就只有無數的作業本和雪片似的試卷,孩子所面臨的可能是無邊的謾罵和指責,對孩子的殺傷力也是不可輕視的。

曾經就有一位殺死母親的17歲少年在勞教所哭著說:

“我跟媽媽不說話。有時,我見她不開心,問她怎麼了,她總說:‘不要吵,我心裡很煩!’我知道那是因為單位好幾個月都沒發工資了……”

“在家裡沒有空間和隱私、不能質疑,不能看課外書、電視,不能接電話,不能踢足球,只能照做。我太壓抑了……”

……

這樣沒有溝通、沒有交流的世界,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無法磨滅的。

媽媽的惡劣情緒,早已讓母子之間的感情消耗殆盡。這個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母親,或許早就被孩子判了死刑。

教育家蔡元培曾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在互相打過招呼後,最好用10分鐘、20分鐘的時間,全身心地在一起閒聊、交流。

不敷衍的父母帶大的孩子,才會對未來的生活、關係和責任不敷衍。

給孩子一個微笑,你將收穫更多的美好

2

那麼,究竟爸媽下班回家後該如何跟孩子溝通交流?也是需要智慧的。

將所有的不快留在門外

無論工作有多累、領導多煩人、馬上要回家了,那就得扮演家長的角色,爸媽需要排解掉所有的負面情緒,不把這些情緒帶到孩子身上。

因為孩子再小,也是非常敏感的,你的一言一行都對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輕鬆溝通十分鐘

回到家,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要打個招呼,例如“我回來啦”。

打完招呼,先不要急著發問,學會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和動作,看看他今天的心情如何,然後參與到孩子現在所做的事情當中。一邊聊天一邊不經意地詢問,最後再提出要求。

例如,孩子正在玩玩具,家長可以在打招呼後坐在旁邊一起,然後跟孩子一起玩,針對這個玩具提幾個小疑問,並認真聽孩子的回答。

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心情會很愉悅,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出要求了。例如:媽媽再陪你玩十分鐘,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作業都有什麼,好嗎?

對孩子的成就表示認可

孩子最害怕的事,莫過於自己搞砸了某件事,還能不能再得到父母的認可。父母的認可,代表著理解,原諒和無條件接納。

就像當孩子作業真的做不好或者考試不及格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休息一會兒、換換腦子再做,或者先給他一個大擁抱,告訴他:“沒關係,我們一起找找原因,下次努力就行!”

當孩子在學校得了一顆五角星或是小紅花的時候,一定要高興地表揚他。

最恰當的辦法是說能不能讓我看看,要與他分享這個快樂,因為這個榮譽對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冷靜面對失敗,決不放棄

當孩子遭受失敗或挫折時,父母要表現得堅強和絕不放棄,冷靜地告訴孩子失敗只代表一時,不代表孩子終生失敗。

家長要剋制自己的情緒,孩子這時正緊張地觀察著你的臉色呢。所以,你最好表現得沒什麼情緒變化,讓孩子把卷子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錯在哪兒。

然後鼓勵他:這次弄明白了下次考試就不會錯了。父母要是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就去衛生間洗把臉,照照鏡子,做幾個深呼吸。

給孩子一個微笑,你將收穫更多的美好

最親的人,傷害才更大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依靠。所以來自父母的傷害,會讓孩子更加能夠感受到痛苦。

如果家長在說話的時候,毫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直指他的弱點以諷刺、批評或要挾孩子去做,這無疑是用最尖銳的武器在不斷刺傷孩子的痛處。

3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微妙,甚至難以用普通的詞彙去形容。好似音樂家的音符,複雜中傳達著某種很深的情緒,可以瞬間改變一個人的心境。

做父母、做教育的道理千千萬,學也學不完。給了孩子尊嚴的父母,孩子會以更大的尊嚴回報。

孩子有了愛、信任和安全感,一切事情都好解決;父母和孩子失去了愛的連接,再簡單的事也會變得難辦。

好父母,不只關心孩子飛得高不高,更擔心孩子飛得累不累。

當父母,更需要心植一棵慧根。遙遙路途上,父母與孩子,好好做個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