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的某個夏天!他們在幹啥?

穿什麼?

那是九百多年前的某個夏天,天氣格外的熱。

隔壁大叔在槐樹蔭下放了張床,亮出肚皮,開始“躺”。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槐陰消夏圖》

女詞人李清照扇著扇子,在家納涼。

心想:這麼熱的天,還是在家的好,不會曬黑,可作為女孩子一定不能像大叔那樣袒胸露乳,但真得少穿點降降溫。

她換上了當季爆款時裝:薄羅輕紗,搭配貼身抹胸,可一旦天氣較熱,或者蕩個鞦韆啥的,還是會薄汗輕衣透。

這已經是很涼快的衣服了,之前的人也是這麼穿。北齊的學士在炎熱的夏天工作時,穿的是透明紗衣。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北齊較書圖》局部

花蕊夫人也在《宮詞》中寫過“薄羅衫子透肌膚”。

唐時期周昉畫的《簪花仕女圖》中,仕女們同樣都穿著紗衣和抹胸裝,清涼又不失端莊。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簪花仕女圖》局部

當然也有其他“夏裝”。相傳百越人地處南方,沒有接受中原的禮教,穿的也比較豪放,在夏天往往身著短衣短褲。

中原人可看不下去,最多就穿開襠褲,風吹來時,下身涼得嗖嗖的。

遇上酷熱難耐的時候,就在外衣裡先貼身穿一件用細小單枝竹管串接成網狀的竹衣,讓外衣跟身體隔開,方便排汗,俗稱“隔汗衣”。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清代隔汗衣,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啊~好想有一件穿著輕薄透氣又排汗的衣服啊!

吃點啥?

南宋詩人楊萬里也遇到了同樣的煩惱,不過他選擇喝點“冷飲”來消消暑。

此時的臨安街不乏“冷飲專賣店”,主打產品是各色“雪泡水”,如綠豆水、滷梅水、漉梨漿、梅花酒等,還有用水果、牛奶、冰塊等混合調製的“刨冰”......

吃得開心楊萬里又作詩一首:

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

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現在的刨冰,圖片來源VCG

人們對於冷飲的追求其實比這要早得多。

周朝就出現了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的“冰箱空調一體機”——冰鑑。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冰鑑,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

春秋末期的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

唐代發展出了“冰商”,冬日採冰,夏日叫賣;文人士大夫還自己動手製作冰食,杜甫有詩云: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北宋有了冷飲店,售賣冰糖冰雪冰元子,還用冷藏的瓜果來消暑;街市上也熱鬧得很,冷飲店的客人絡繹不絕,甚至需要排隊至夜裡。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清明上河圖》局部,疑似“冷飲店”

元代在冰中加蜜糖、珍珠粉以及牛奶,做出“冰酪”,是今天“冰淇淋”的雛形。

清代冷飲花樣繁多,以"冰鎮酸梅湯"最負盛名,晚清時更用碳酸氣及酒石酸或枸櫞酸加糖與其他果汁做出汽水。

啊~好想來一份冰鎮楊梅,碎冰冰里加果醬的那種!

待何處?

時間回溯到唐代,詩人劉禹錫就比較安逸了,他受駙馬邀,去水亭開Party避避暑。

這環境是真好,亭子立在水中,翠竹、紅蓮圍繞四周,亭內鋪設清涼的竹蓆,盛酒的是琥珀杯,掛的是晶瑩的水晶簾,還有御賜冰塊冰鎮著水果……

劉禹錫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

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

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水中亭,圖片來自VCG

在沒有空調的年代,水亭便是“空調房”,這樣的消暑地只是少數人的專享。

早自先秦時期起,王公貴族們就開始想方設法打造夏日涼房,當時流行一種精心佈置的地下室,稱之窟室,夏天的重要餐飲活動都會在此舉行。

漢朝時,發展出了奢華的“清涼殿”,每當夏季來臨,殿內石床上放置盛滿冰塊的玉晶盤,再由侍者對著扇扇子,多重降溫,製冷效果極佳。

唐代弄出了“含涼殿”,方法是將房屋臨水而建,或是採用水循環的方式推動風扇轉動,將涼氣緩緩送入屋中;或是利用機械原理將水送至屋頂,水流又沿著屋簷下淌,形成一個循環,讓室內溫度下降。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水循環屋想象圖,製圖@王博/星球研究所

宋代的人顯然更會享受,“含涼殿”進階到了PRO版本,不僅有風扇降溫,還對著大廳內擺放的數百盆鮮花吹,清香四溢,堪稱“空氣淨化版空調房”。

明清時期的有錢人家在廳內鑿一口深井,並用蓋子蓋好,上面鑿孔,夏天冒冷氣,冬天冒暖氣,頗為實用。皇室則對移動的冰盒、小型風扇運用普遍,還興建避暑山莊,天氣炎熱時移駕至此,工作娛樂兩不誤。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避暑山莊圖》

啊~好想有一個自己的水亭,帶空氣淨化功能的那種~

去哪兒?

實在是太熱了!白居易發起了來自靈魂的拷問,找到了納涼的好去處

何處堪避暑?山間背日樓。

何處好追涼?池上隨風舟。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古人消夏圖,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機智的陸游早已看穿一切,開啟鄉村度假模式

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

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古人消夏圖,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李白也跑山裡去了,赤裸著身子躺在樹林裡,脫了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涼風吹來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大概是這樣?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柳陰高士圖》,有研究認為這是陶淵明

或許玩嗨了,是這樣?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古人消夏圖,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啊~好想去山裡跟大自然親近一下啊,最好來座冰山!

很多年前的某个夏天!他们在干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