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只爲了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中國,一直有著自行車王國的美譽。

在中國南方,深圳,這一從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發展為擁有2000萬人口的現代化國際都市,不僅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主陣地,它的崛起更孕育出了一批批擁有敢闖、敢幹“基因”的企業。成立於1995年,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自行車高新技術企業喜德盛便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他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只為了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發展了23年,喜德盛不是沒有遇到困難。”深圳喜德盛自行車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楚喬在回顧企業發展時感慨道。她認為,抓住“互聯網+”的機遇,開拓電商渠道,是推動這家老牌自行車生產商不斷進步的強大動因。

從電商小白到互聯網老兵 用數字讓人刮目相看

2015年,在深圳喜德盛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迎來20歲生日之際,它也正站在決定未來發展方向的岔路口上。這一年,我國自行車行業總產量為8026萬輛,喜德盛銷量為200萬輛,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速!

3年前,隨著“互聯網+”概念鋒芒初露,席捲實體行業,讓不少“死守著”線下渠道的傳統企業不禁惶恐:互聯網會不會傷害實體經濟?所以,當喜德盛的掌舵人譚偉龍決定擁抱互聯網、試水電商渠道時,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反對。”深圳喜德盛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楚喬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當初做決定時的不易——畢竟作為眾人眼中的傳統制造企業,沒有一個人能拍著胸脯說自己瞭解互聯網。但經過團隊反覆地思考,這家骨子裡懷有開放和創新精神的深圳企業認為,線下群體跟線上群體不重疊。最終,他們選擇了進軍更廣袤的線上市場,在京東等開設自己的旗艦店。隨著後期線上銷量的一路飄紅,特別是在京東平臺取得了全年銷售5000萬的成績,也讓所有人為之刮目相看。

當然,從“電商小白”到“互聯網老兵”,喜德盛把互聯網玩轉並非一蹴而就。

從深圳到北京,距離2100多公里。喜德盛的高管團隊曾多次往返於公司和京東集團總部,通過一次次深入的交流和學習,更好的汲取運營店鋪和營銷知識。

他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只為了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喜德盛的高管團隊參加京東時尚戰略發佈會)

與飛鴿、鳳凰、永久等日常百元的通勤款自行車不同,喜德盛主打的是山地自行車,定價都在千元以上。“京東平臺的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26-35歲年齡段用戶,他們注重商品品質,重視多元的精神和文化體育消費,是電商消費的核心主導型用戶。職業方面,白領與職員群體佔比最高,學生和教師群體的購買用戶也相當龐大。與喜德盛的消費群體非常吻合。我們對做好喜德盛的線上運營是非常有信心的。”京東騎行類目的負責人表示。

“實踐證明我們選擇做互聯網電商是對的。特別是京東平臺,如果不去拓展這個渠道,將是一個很大的決策失誤和資源浪費。任何時代都有創新,擁抱新的理念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 副董事長李楚喬表示,“實體經濟與互聯網並非對立,更多是互補關係,而京東的平臺讓喜德盛實現了1+1大於2。”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目前,喜德盛電商市場份額增速100%,在京東平臺,2017年喜德盛在京東的銷量是2016年的2倍,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240%。

好評率背後不僅有大數據還有“回饋價”

2016年,是喜德盛線上渠道發展迅猛的一年,開設了不同車款品類的旗艦店,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00%。

相比2015年的懵懂,這一年,通過多次往返於深圳和北京,到京東總部學習交流,喜德盛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熟練地掌握了各種營銷的打法。然而,這家天生擁有挑戰者精神的深圳企業並未就此止步,而是將目光放得更長遠——去了解他們的目標用戶。

這一年,得益於京東大數據提供的用戶精準畫像和真實的用戶評價,喜德盛推出了首款京東定製產品“京喜001”山地自行車。從此開啟了喜德盛“生產更瞭解消費者的產品”的新探索。而這正是以製造業起家,以往走線下渠道的喜德盛很難掌握到的反饋數據。

“當時京東提出想和喜德盛聯合做一款定製產品。我想也沒想,一口答應了。”當副董事長李楚喬回憶起自己那一刻的果斷時,她把這一切都歸功於對京東平臺的信賴。

雙方一拍即合,便開始分工協作。作為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型電商和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京東通過多年來積累的海量用戶數據為喜德盛提供精準的用戶畫像,而喜德盛則針對用戶畫像進行設計,據瞭解,僅耗時一個月,京喜001就成功問世。

雖然雙方效率驚人,不過這次反向定製產品的出爐也為他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定價。基於京東大數據分析,喜德盛了解到消費者最喜歡黑紅配色、喜歡X6輕量化鋁合金材質的車架、喜歡27速的配置,然而綜合了上述所有賣點的自行車,一般市場價都在2400元上下,可京東提供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最心儀的價位在1300元上下。

他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只為了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京喜001)

可喜的是,喜德盛克服了種種困難以消費者心儀的價位打造出了這款車,而運用數據數據反向定製的京喜001為喜德盛提供了更貼近用戶的資本,基於消費者喜好的設計,也為產品帶來了好口碑。2016年3月,京喜001首次在京東平臺亮相,一個月內銷量便達到了600輛,也為此後京喜002的成功上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京東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喜德盛旗艦店的銷售額達到5000多萬,同比增長220%。京喜002上線以來,在京東平臺的好評率高達96%,受到用戶追捧。

他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只為了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京喜002)

從京喜001到京喜002的誕生,每一次產品在京東平臺上發售都能引起消費者的轟動,一度將同款車型的價格拉低至兩千元一下,不僅給用戶帶來了實惠,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友商把車子買回去研究。“喜德盛用心地去打造,有這種成果出來我覺得是很值得的。當然,這離不開京東平臺對我們的支持。當時他們站內外給的推廣資源力度很大,服務我們的運營團隊也非常給力,尊重我們的想法,雙方配合得很默契。” 副董事長李楚喬在總結京東定製款車型取得的成功時回憶道。

他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只為了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京東截圖好評率96%)

那麼,未來京東和喜德盛還會為消費者帶來京喜003、004嗎?從副董事長李楚喬喜悅而又堅定的話語中,每個人都不難聽出,答案是肯定的。

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和零售業的變革,更貼近消費者的“無人零售”領域正成為新的投資風口。“下一階段,我們也可能會在喜德盛覆蓋的全國2000多家門店接入京東智能無人貨櫃”。

不只是製造業 更是品牌的創造者

“開拓、創新、團結、奉獻”——深圳的精神對城市的生存與發展具有巨大的靈魂支柱作用。同樣,鮮明的旗幟導向作用與不竭的動力源泉也讓喜德盛凝聚著這座城市的思想靈魂,濃縮了這座城市的精華。

最早從生產起家,到發展成為集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自行車製造業,進一步成為本土知名品牌,喜德盛本著“勵精圖治、敢為人先”的圳企業文化的價值核心,克服了轉型升級的困難——渠道的變化、新舊觀念的碰撞。近年來,隨著共享單車被資本推動,自行車行業在迎來了小陽春後又迅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把中國的自行車品牌做大做強是喜德盛的初心。我們不單單是一個單純的製造廠,而是在做民族品牌、自主品牌,爭取10年以後可以讓這個民族品牌全面走向世界。”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的喜德盛董事長譚偉龍表示。

受益於改革開放40年來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歷經20多年的發展,喜德盛目前已成為中國主要自行車生產基地之一、享譽全球的碳纖維自行車製造商,擁有300多項國際、國家專利技術,更屢獲國際自行車發明金獎,全世界大部分頂尖的品牌都在喜德盛打造,銷售渠道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2000多家專賣店,更暢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果說時代成就了深圳,可以說時代同樣成就了喜德盛。

此外,喜德盛還一直致力於我國自行車文化賽事的推廣。早在2012年12月,以推廣低碳、環保、時尚的自行車運動為宗旨,為提升中國自行車運動愛好者的競技水平,喜德盛在深圳一個工廠後山建立起一座佔地12萬平方米的自行車訓練基地,董事長譚偉龍希望能借此攜手廣大自行車行業廠商,共同為推廣自行車運動努力。6年過去了,喜德盛在推廣騎行文化的路上又多了一位理念不謀而合的合作伙伴——京東,在多個喜德盛參與舉辦的騎行賽事中,細心的人們一定少不了看到京東醒目的標識。

在喜德盛位於深圳的超大型固定式全景式、山地車賽道上,還擺設了亮眼的京東體育元素。每年都會在此舉辦比賽,對於部分參賽者或者喜愛賽車運動觀眾來說,比賽專用自行車的價格稍顯昂貴,為此,喜德盛還與京東聯手推出喜德盛白條券,用戶可以通過現場掃碼,一鍵領取白條券,買到喜愛的賽車。

他在自行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只為了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喜德盛固定式全景式、山地車賽道)

不論是勇於創新接受新思想,還是不忘初心力推騎行文化,喜德盛正是這樣一個朝著國際化品牌進軍的代表。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了電商賦能的加持,喜德盛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不會很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