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全民狂熱,「獨角獸基金」是餡餅還是「陷阱」?

CDR全民狂熱,“獨角獸基金”是餡餅還是“陷阱”?

連日來,CDR(中國存託憑證)進入一種“狂熱”的狀態。

中國證監會正式發佈了CDR相關制度設計,小米遞交CDR發行申請,6家公募基金髮行3000億元戰略配售型基金(也被稱為CDR基金或獨角獸基金)發行。從基金公司到券商再到各大媒體,都在鼓吹一件事,那就是CDR是一場不可錯過的全民財富盛宴,不買獨角獸基金,可能要後悔一輩子。

那麼,獨角獸基金真的有那麼美好嗎?

在各種宣傳文案中,獨角獸基金的優勢也就是以下幾點:

1、獨角獸基金的最大亮點就是獨角獸唄。這種企業成長性突出,就比如申請CDR試點第一單的小米,市場份額領先、品牌影響力強,想象空間大。在資本市場,這種公司必須得火。

2、費率低。六隻獨角獸基金管理費0.1%,託管費0.03%,還有封頂年費率4000萬,到達4000萬今年就不收了,比普通基金管理費1.5%,託管費0.1%低太多太多。

3、戰略配售。這玩意也沒必要搞得很明白,反正就是這些基金可以比你更快、更早、更多地獲取到獨角獸公司的股份,令人感到收益相當值得憧憬。

也許這一次,監管層是真的想讓全民參與,讓大家分享獨角獸成長的紅利。而在參與各方的大力宣傳之下,情形確實也很火爆。

“這一次戰略配售基金銷售,基金公司、銀行、券商、第三方積極性都非常高,投資者熱情也很高。”據有基金行業人士表示,就連這兩天客服答疑數都達到歷史極值水平,還有很多投資者問“能不能提前認購,會不會搶不到”,可見這一次的盛況。

CDR全民狂熱,“獨角獸基金”是餡餅還是“陷阱”?

這不由得的讓人想起了今年1月初,各大媒體鼓吹白馬股;4月份鼓吹創業板etf的情景。在證券市場上,一個賺錢的路子如果人盡皆知,那麼大概率是虧錢的路子,大概是這樣子的。從這一點考慮,獨角獸基金也是有風險的,能賺錢嗎?能跑過CPI嗎?能跑過貨基收益嗎?能跑過定存利率嗎?要知道,現在有些銀行的五年定存利率可是5%哦。

所以,獨角獸基金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都要好好思量。

值得注意的是,獨角獸基金,其實也可能沒幾家獨角獸,如果是BAT迴歸,那簡直就是頂尖的、成熟的互聯網企業,雖然有成長性,但是從體量和行業地位來說,不能算獨角獸了。

其次,三年封閉期意味著流動性的缺失。如果獨角獸基金三年期間收益率跑不贏定存利率或大盤指數,那是很尷尬的。不過,獨角獸基金未來能夠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多數時候是折價),流動性的缺陷倒是可以忽略不計。

其三,基金並非全倉打新股,所以收益率體現在淨值上漲幅並不會很大,所以這一點大家定要明確,預期不要太高,不要誤以為戰略配售基金可以100%概率打新股就會有很高的收益率。其實現在投資海外獨角獸的渠道也挺多的。什麼QDII基金,多了去了。不一定非得選擇獨角獸基金。

最後,估值。理論上CDR價格應該與境外基礎股票的價格有一定關係,但目前國內沒有CDR套利機制,即沒辦法保證CDR價格圍繞境外基礎股票價格在一定範圍內波動,二者可能完全是兩個體系,所以暫時不能保證兩者關聯性很大。投資“獨角獸”企業的風險不比投資初創型企業小,主要是因為“獨角獸”企業的經營模式大都成型,一旦遇到發展瓶頸,調整難度較大,“獨角獸”企業面臨著經營風險。

其實,獨角獸企業上市之後破發的情況也不少見,比如平安好醫生作為港交所上市新政後首只上市的“獨角獸”,上市次日即告破發。

平心而論,新鮮的東西,淺嘗輒止也就差不多了,可別長情。連中國證監會都說了,要控制CDR發行數量,要防止過度炒作。CDR和獨角獸都是好東西,但是很多好東西,到了A股市場上變了味。

注:我是本文作者 老樓,交流可加本人助理微信nbtj66666,勞請備註姓名、公司、交流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