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雲私塾倡導“易經決策生活”之理念

今天為您分享的是第843期內容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

《弟子規》專欄之 五十三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置冠服,有定位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龐子博先生:“置”,覆字頭,有覆蓋、隱藏之意,下面的“直”是字根,有整齊、規整之意。“冠”字前面講過,過去有身份的人才有冠可戴。“服”,左邊的“月”字表肉,右邊的“又”指用手捧持,是拱衛、把持、攙扶的意思,“服”後來代表扶正。

衣和服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嚴格來說,貴族在重要場合穿的才是服,比如官員上朝穿的叫朝服。平時穿的叫衣,有上衣、下衣之分,衣代表隱,不僅能隱藏住你的身體,還能體現你的地位。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我們平時所說的漢服,正規來講是指漢禮服、漢官服,或者叫宮衣,宮裡麵人穿的衣服,老百姓是沒資格穿的。現在很多地方組織穿漢服、恢復傳統文化,讓人哭笑不得。因為古代穿衣服是有非常嚴格要求的,什麼階層就穿什麼樣式的衣服,漢服是老百姓不允許穿也沒有能力穿的。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不過這至少表明大家現在已經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文化好了,想恢復一些禮法,想要去學習,這是個好事情。不過還是要多讀史書,多瞭解真實的歷史,學習古人有用的經驗,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才不會在學習傳統的路上背道而馳,誤入歧途,不然就得不償失了。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置冠服,有定位”,就是把重要的物品收納隱藏起來,放到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家裡的每樣東西放到確定的位置,使用完以後物歸原位。外在是隱藏,內在是整潔,這樣每次拿東西都非常清楚它置於何處。你的東西越明晰,生活就越穩定,不會混亂。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很重要的東西,比如鑰匙、手機等,是最容易亂放的。在家裡,應該找一個固定位置,進門就放在那,外出放包裡,甚至在包裡的哪個位置都應該是固定的。

如果不給它一個固定的位置,它就會讓你天天找,日子自然就過混亂了。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現在有個詞叫“剁手黨”,是指沉迷於網絡購物的人,自以為貨比三家,精打細算,實際上買回來的大多數是不實用的東西,浪費了大量時間金錢。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疾病,家裡東西多的已經亂成一粥了,還在不停的買,有錢也不必這麼任性。

我不反對奢侈,但反對浪費

,用買十件地攤衣服的錢,去買一件真正大品牌的衣服,穿在身上感覺會一樣嗎?最重要的是你花了大價錢才得到的東西,每當穿的時候會格外注意,首先規範了你的行為舉止,因為萬一不小心勾絲了,幾萬塊錢的衣服就被毀了,慢慢地就會從心理上學會珍惜了。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掙錢不容易,花錢更難,回到家裡仔細看看,其實屋裡三分之二的東西都是可以清理掉的

,特別是女士們的衣櫃。總是整理的時候這也不捨得,那也不捨得,留著用不著,扔了還可惜。如果自己實在捨不得扔掉多餘的東西,就約幾個閨蜜,讓她們幫你一起處理。這樣既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又能成人之美,何樂而不為?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弟子規》往期內容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物有定所,人有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