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華法林,真的無法避免出血嗎?

服用華法林,真的無法避免出血嗎?

華法林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但因為過度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又會導致出血性疾病的發病,甚至引發大出血。因此,只有把抗凝藥物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劑量內,才能達到既可以預防血管內的血栓形成,又不會發生自發性出血的效果。這就是抗凝藥物用藥的平衡點,也可以說是安全點,但如何做到這點呢?

精確監測INR值(國際標準化比值)。臨床發現,口服華法林後,是否有抗凝效果,是否會出血,都可以通過INR值的大小來判斷。如果INR值太高,會導致出血;INR太低,則抗凝效果不好,只有當INR保持在2.0~3.0之間,才能既充分發揮華法林的作用,又不會引起出血。隨著服用華法林時間的延長,即使劑量不增加,INR的值也會有所變化。不應該提倡固定小劑量而不監測INR的方法來使用華法林,實驗表明,這種方法不僅不安全,而且抗凝效果不好。

當INR值超過4.0時,患者有出血危險;達到5.0時,有嚴重出血風險,這時需要用維生素K1加以對抗,如還不能止血,應該使用代血漿或凝血酶原複合物(PPSB)進行搶救。

患者本身的狀態,如感染或發燒,會導致INR值的波動。

注意同時服用的其他藥物和食物對於INR值的影響,或避免與影響華法林藥效的藥物和食物同服。

服用華法林,真的無法避免出血嗎?

服用華法林,真的無法避免出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