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9000列

国新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

国新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

第五屆中國(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

由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南南工業中心、江蘇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連雲港市人民政府等主辦的“2018一帶一路物流信息化論壇”定於2018年9月19-20日舉行

国新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

7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圍繞“中歐班列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根據本次見面會透露的信息,自2011年3月首次開行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9000列,運送貨物近80萬標箱,國內開行城市48個,到達歐洲14個國家42個城市,運輸網絡覆蓋亞歐大陸的主要區域。

在國新辦召開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5位中歐班列鐵路一線職工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講述他們眼中的中歐班列。

張偉是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分公司重慶營業部工程師。從2011年重慶地區試驗開行中歐班列,到目前覆蓋俄羅斯、波蘭、德國的常態化開行,張偉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鐵路集裝箱運輸服務的一線工作人員,深切感受到中歐班列的開行為企業貨主帶來的便利。“現在重慶地區的國際集裝箱發送量佔了總髮送量的80%,重慶地區的中歐班列2011年單項開行17列到2017年雙向開行629列,今年我們預計雙向開行能達到1500列。可以說,這些都是我國改革開放特別是擴大開放的成果。”

李超傑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江岸車輛段武漢北南線運用車間檢車員。在李超傑看來,中歐班列帶給老百姓最大的變化體現在餐桌上。“就在前不久,湖北10萬隻小龍蝦通過中歐班列運送到俄羅斯,讓各國的球迷在觀看世界盃的同時,享受啤酒加小龍蝦的美味。這些都是老百姓能夠切切實實感受得到的變化。”

郭三是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貨運車間副主任。在他眼中,中歐班列則是聯通各國的新紐帶。“中歐班列架起了中國與歐洲、世界聯繫的橋樑,古有絲綢之路,今有新亞歐大陸橋,在這條‘新絲路’上,中歐班列往復馳騁,道路暢通了,中國和世界各國聯繫更緊密了。”郭三說,得益於中歐班列,阿拉山口從戈壁風口變成了黃金通道,現在口岸通關時間由12小時壓縮至6小時以內,運輸時間由原來的25天縮短至13—14天,中歐班列開行越來越順暢。

胡俊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金華車務段義烏西站調車長。在他看來,中歐班列就是鐵路員工精心打造的一件溝通中國和世界的作品。“調車作業作為中歐班列的頭道工序,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確保每趟中歐班列在解體編組後,在規定的時間裡安全送到指定位置,從而為中歐班列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開好頭、起好步。”胡俊說,中歐班列剛開行時,曾因站場能力不足,股道少,導致調車作業效率低下。現在對線路、站場設備設施進行了改造,調車作業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滿足了中歐班列安全、快捷、高效的運輸需求。

江彤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機務段貨運列車司機。他介紹,中歐班列和普通貨物列車最大的區別是速度不同。普通貨物列車最高時速為80公里,中歐班列最高時速為120公里,相當於普通客車的時速,但中歐班列運行線路更長載重更大。“我們既要具備客運列車操縱的平穩,還要具備貨運列車操縱的重載技術,這樣才能做到起速快、操縱穩、停車準,實現零事故、零故障、零晚點的目標。”江彤說,從當年一週最多開行1列到現在一週開行近10列,如今,中歐班列開行量增多了,中歐班列班組人員配置也從最初的20名增加到了現在的50多名。

“一帶一路”物流信息化論壇

主題:構建一帶一路物流多式聯運信息服務平臺

地點:江蘇省連雲港市

主辦: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南南工業中心、江蘇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連雲港市人民政府

聯繫方式:

1.中貨協國際陸橋運輸工作委員會、一帶一路物流聯盟:

聯繫人:殷慧瑩

電話:13261593080/ 18360698462

2.連雲港市一帶一路發展研究會:

聯繫人:楊永鑫

電話:18036672761/ 0518-81889508

來源 | 新亞歐大陸橋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熱線電話:0909-6998050

国新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9000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