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雷!390億上市企業被「跑路」,82萬人恐血本無歸!

突然爆雷!390億上市企業被“跑路”,82萬人恐血本無歸!

六月以來,很多網貸平臺以“備案趨嚴”為由進行清盤,唐小僧、聯璧金融等平臺也紛紛爆雷,負責人跑路、回款難等新聞頻頻出現,投資散戶人人自危。

隨著7月的到來,這股“雷潮”不僅沒有止住,甚至有形成更大“洪難”的趨勢。

“這就是一個騙局”。

7月3日,杭州知名“上市系”網貸平臺“牛板金”突然發佈公告,稱其多期項目合計9852餘萬元的借款項目發生逾期,同時宣佈暫停平臺充值、贖回及所有產品的投資與兌付等業務,提現功能正常運作。

雖然事發突然,但有不少投資者連夜趕到“牛板金”總部討說法,卻被物業攔下,投資者與增派來維持秩序的保安衝突不斷。

現場充斥著叫罵聲與痛哭聲。

根據牛板金官網公告顯示,目前已確認有“牛錢袋”編號(牛錢袋8期/14期)等總金額為

9048.2085萬的借款項目、“牛寶豐”編號(牛寶豐763期/764期)等總金額為602.9003萬的借款項目、“牛錢寶”項目總金額為201.1163萬元的借款項目發生逾期。

一時間,在微信、QQ、論壇等社交工具上,大量的投資者哭訴聚集,尋求維權!

投資逾期,又一大平臺爆雷!

交易規模達390億

150萬借款用為日常消費?

資料顯示,牛板金是浙江佐助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佐助金融”)旗下綜合性互聯網理財服務平臺,總部位於杭州。截至目前,牛板金累計交易(借貸)總額約390.88億元,累計用戶規模近82.56萬人。

另據牛板金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運營數據,逾期金額、代償金額等均為0。

那麼這般穩定的平臺,爆雷是如何發生的呢?

牛板金現任CEO王旭航透露,由於牛板金的前董事孫啟良、沈旭卿夥同陳鄂、胡文周,四人聯手虛構標的項目,通過平臺“牛錢袋”產品捲走了投資人總計31.5億資金,用於房地產開發。

平臺的逾期因此無法兌付,資金鍊斷裂。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經營的項目中,借款人合計約150萬元借款的用途為日常消費。

但他同時也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起訴借方單位,通過財產保全方法控制對方資產,他預估對方資產足夠抵償目前的逾期款項。

那些投資者,多的投了幾百萬,少則幾千塊,有的人在“爆雷”前一天幸運地將錢贖回,但更多的投資者沒有這樣的好運。

小編髮現,在牛板金APP“牛錢袋”項目內,平臺上已經沒有可以投資的項目,只有三個註明“已搶光”的項目。

而截至7月3日牛板金發佈逾期公告,仍有不少投資者在當天進行了投資,更有投資者一次性投入57萬元,金額在萬元、十幾萬元的更是數不勝數。

雖然,按交易規則,每筆投資項目1年以內可提前贖回,但牛板金的公告已表明,贖回業務關閉,這就意味著這些投資者目前無法贖回自己的錢,甚至有可能“血本無歸”。

有投資者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投了300多萬元,而這筆錢是他打算在杭州買房的……

多家平臺連環“爆雷”

警惕高收益埋下的紅利陷阱

牛板金的現狀,或許只是網貸平臺“爆雷”的一個縮影。

  • 7月6日,杭州孔明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百億級P2P平臺人人愛家金融官網發佈公告,自2018年6月起出現借款企業大規模逾期,平臺代償出現重大困難,2018年7月5日起啟動清盤。
  • 該平臺累計投資總額232億元,累計註冊用戶超過173.6萬人。
  • 7月7日,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對杭州雲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 雲端金融累積成交金額達45億元,對外宣稱高達16%的收益率,累計用戶13.3萬人。

在剛過去的6月,國內較為有名氣的網貸平臺唐小僧“跑路”。隨後,與唐小僧並駕齊驅的聯璧金融,也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公安部門立案偵查。

至此,國內民間四大高返P2P平臺——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全軍覆沒”。

幸運的是,大部分穩健的P2P公司並未被此次洪難波及,說明P2P的金融模式是可行的,其問題主要出在風控缺失和高收益承諾。

大多數高返利平臺風控缺失,行情符合度低,部分平臺沒有明確的資金投向,監管難度大。

拿唐小僧舉例,平臺通過高額返現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很多產品年化收益在10%以上,甚至在事發前還推送了一波高返利的廣告,收益率居然高達40-60%。坦白講,能夠實現這樣的高收益只有兩種可能:

1、龐氏騙局,拆東牆補西牆;

2、用資金投資高收益的項目;

而事實上,不管選擇哪一種,都是難以長期維持的,遲早出問題!

俗話說,高收益的背後往往就是高風險,而大多數投資者只瞄中高收益,忽略其背後的高風險,即使在爆雷如此頻繁的時候。

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從2015年到2017年,網貸機構從3000多家銳減到1800家左右;光2018年上半年,網貸行業“爆雷”就有136家,其中提現困難111家、“跑路”18家,經偵介入7家。

金融市場分食之下,強者生存,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天上不會掉餡餅”並不是說說而已,如果金融市場存在安全高、收益高的資本模式,那銀行甚至是國家,還會在乎幾塊幾毛的稅收利息嗎?

投資市場水深,我們應該時刻警惕,謹防高收益埋下的紅利陷阱!更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金融市場日新月異

企業應防患未然

相對於之前幾家暴雷的企業,牛板金算是有操守了,非但沒有跑路,還主動拿出了兌付方案,答應每週兌付不低於1000萬元,並持續兌付2年,設立債權人委員會,全程參與,保持信息同步。

不可否認,近幾年P2P行業發展快,民間資本活躍,小微企業數量眾多,這也對傳統金融形成了有益補充。也正是因為這樣,一些平臺相互競爭存在違規違法操作,甚至出現虛假宣傳、承諾高收益等問題。

隨著金融市場發展腳步的加快,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灰色和實力不濟的平臺爆雷或退出。

防範金融風險,會是未來十年金融企業必須抗住的嚴峻挑戰。

相關企業要想在這趟洪水裡存活下來,必須“身正”,嚴格按照金融市場規則操作,誠信監管運營,增強風控,這樣既能保證市場穩定,又能讓企業朝氣蓬勃的發展!

那些不合規、不見光的企業,不但殺死了自己,也殺死了自己最後的希望及公眾信譽。

當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