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鳥籠效應

這個定律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為了一個新添的傢俱而買了很多以前本來沒打算買的東西,也可以解釋女生為啥看到空著的衣櫃就不爽!

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不值得定律

每個人價值觀都有所不同,值不值得這就涉及到了價值觀的問題。主要的影響因素我覺得是環境。

最直觀的表達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這個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會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破窗理論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破窗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暗示性,通常是不好的暗示。一個不好的開端往往會使後面的事往不好的發展.這個我們古人的教導都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是大多人知道,卻沒放在心上。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瓦倫達效應(瓦倫達心態)

瓦倫達心態是一種專注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平常心才是我們現代人需要注意的!不要太在意事情會做的怎樣,有句話大家都知道: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巴納姆效應

人人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的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看看下面這段話是否很適合你:

你很需要別人的喜歡並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

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

你與異**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

你優勢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 的事是否正確。

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證據你不會接受。

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優勢外向 親切 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 謹慎 沉默。

你的有些報復往往很不現實。

----------看了這些之後,我就不太相信什麼星座或算命什麼的咯。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登門檻效應

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坎效應”對人的影響。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翁格瑪麗效應

有個名叫“翁格瑪麗”的女孩,本來長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給她信心,從旁鼓勵,每個人都對她說:“你真美。”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很漂亮,也在心裡對自己說:“其實,你很漂亮。”漸漸地,女孩真的越來越漂亮。

---是教育心理學術語,意思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從而使受教育者認識自我,挖掘潛力,增強信心。

---在被表彰和嘉獎的情況下,受表揚者自然會不斷地追求進步,以更快地適應工作需要;而未受表揚者也會被給予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機會肯定會降臨。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現象是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指在緊急情況是由於有他人在場而沒有對受害者提供幫助的情況。救助行為出現的可能與在場旁觀人數成反比,即旁觀人數越多,救助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結論性的、權威的證據證明旁觀者現象。

和這個相似的另一個也一併送上吧~

林格曼效應

也叫“社會性逃逸”。就像一群人圍觀需要某個幫助的人,卻很少人真正伸出援手一樣。這是因為人一多,責任感就分散了,不由自主地產生“這麼多人在,即使我不幫忙,也會有別人幫忙”的想法。

德國心理學家林格曼有個著名的拔河實驗:當拔河的人數逐漸增加時,每個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來越少,並沒達到力量累加的效果。

這是一種責任分散的現象,大家都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這種心態。社會上很多事件都和這個有關,lz我記得的是前年的小悅悅事件。希望大家後不要是那些旁觀者!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從眾效應

爺孫騎驢的故事大家都聽過。

是指個體在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壓力下,在認知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和名人效應有那麼一點關係)的行為為準則,進而在行為上努力與之趨向一致的現象。

從眾效應的經典實驗就是阿希實驗。

阿希請自願的大學生被試,告訴他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視覺情況的。當某個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走進實驗室的時候,已經有5個人先坐在那裡了,但他不知道那都是托兒。

阿希要大家做一個非常容易的判斷---比較線段的長度。他拿出一張畫有一條豎線的卡片,然後讓大家比較這條線和另一張卡片上的3條線中的哪一條線等長。判斷共進行了18次。事實上這些線條的長短差異很明顯,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確判斷的。 然而,在兩次正常判斷之後(這個是必須的),5個假被試故意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錯誤答案。這樣,真被試者就會糾結要不要相信自己....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首因效應(優先效應/第一印象效應)

是指當人們第一次接觸某物或某人時會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的影響力是路人皆知的,每個人都會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學家認為,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 年齡 衣著 肢體語言 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一般情況下,個人的體態 姿勢 談吐 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著人內心的素養和一些個性特徵,也就可以說明一個人的氣質是靠打扮不來的,也正是阿sir們為啥能通過罪犯的語言 住寢情況對他進行臉部描寫....(貌似偏了)

so,面相也並不全無道理,佛家的“相由心生”亦對此理解有幫助~

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近因效應的作用。前後信息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原因在於前面的信息在記憶中逐漸模糊,從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時記憶中更為突出。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過度理由效應

過度理由效應屬於社會心理學範疇,有點像事物對刺激的顯形反應,任何事物只要有某一刺激加於時,他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如果刺激減少或者消失,他們的反應也會趨向刺激前的狀態.(解釋得是不是太理論咯= =!)

換個說法: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管理者如果希望自己的員工努力工作,在給予恰當物質獎勵的同時,還必須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 喜歡這家公司,而不能簡單地把工作與待遇掛鉤。谷歌公司就是如此,那裡絲毫沒有大公司那種緊張嚴肅的氣氛,僱員們還被鼓勵將其五分之一的工作時間用於任何形式的戶外活動。

一些心理學不得不知的定律,人在江湖飄,總該學點兒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