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面吃饭的猫腻

昨天跟几个朋友一起去建设路商圈的大嘴霸王排骨用餐,感觉整体环境不错,服务态度也很好,只是可能是档次不同,这里用餐时候,纸巾需要客人自己花钱购买。相对平时吃饭的地方,这是差异,不过也有些地方引进了这种概念。

成都外面吃饭的猫腻

点菜时候,我们点了一养生滋补锅,点了几个蔬菜,因为第一次来吃,不知道商家的分量大小,准备到时候吃了不够再点。这时候,服务员热情的跟我们推荐这里的特色菜,说来的人都点了的,卖得不错。我们就问服务员我们就几个人,点的菜分量够了不?不要吃不完浪费了。服务员告诉我们,你放心嘛,这几个特色菜你吃了下次来还想吃(其实服务员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点的菜是否多了)。怪我没经验,听不得人劝。最后的结果是点的滋补锅里食材都剩了一大半没吃完。

吃饭,当然要喝点酒了,拿个菜单一看,感觉还不错,高低价位的都有,那就来瓶二锅头吧。对不起,菜单上是有,但是我们这里没卖!没卖你印菜单上干什么?连续问了几款价位低的酒,服务员都回答没有,小酒只有某某郎,这是服务员的回答。一朋友和啤酒,让服务员先来两瓶勇闯,服务员回答没有,只有纯生,来来来,服务员你告诉我这餐单上的勇闯两个字是哪个写的?服务员说我们的勇闯每天只有多少多少瓶,卖完就没有了。好吧,每天卖十瓶吗?我们用餐的时候时间比较早,总共才三桌客人!

成都外面吃饭的猫腻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一做餐饮的朋友告诉我,卖一瓶纯生的利润比一瓶勇闯的利润高。而且服务员一个纯生的啤酒瓶啤酒盖商家会给服务员一元钱,而一个勇闯的啤酒瓶盖可能啤酒商家只给五毛。白酒其实也差不多,价格贵的白酒肯定利润要比价格低的高!

成都外面吃饭的猫腻

小小一顿饭,原来猫腻如此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