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做诗(10):如何学写七绝?

前文多次强调过,学写格律诗的诀窍不在格律,而在对诗歌本质的基本把握,只有掌握了诗歌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学写格律诗才能取得些许成效。因为学诗是一生的事,学格律却只要几周时间就行了。我们初学者学习格律,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欣赏和学习格律诗,为今后尝试打下基础。

七绝本质上就是在五绝的基础上,每句在前面添了两个平仄交替的字,当然不是简单的添加。在多出了两字后,诗歌的风味和韵味就全变了,变得更加婉转抒情。因此七绝与五绝相反,是以首联押韵式为基本样式,首联对仗式却很少见:

基本样式:

闺中少妇不知愁,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春日凝妆上翠楼。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忽见陌头杨柳色,平仄仄平平仄仄(粘)

悔教夫婿觅封侯。仄平平仄仄平平(粘)

“教”是多音字,音随意定,这里读平。由于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相对宽容,上面除第一句外,一三处都有些许变化,这在格律上是允许的,明天我们当着重讨论怎么用好一三五不论。

这是王昌龄的七绝《春怨》。王昌龄被后世誉为“七绝圣手”,一方面说他存世的诗歌多为七绝,另一方面他的七绝成就确实不同凡响。唐代是个意气风发的朝代,人们对建功立业特别渴望,少妇们也多希望夫婿能建功回家,所以不知愁,但是看到眼前春日美景,陌头变幻的杨柳色,却独自一人,忽然心有所动,还是一家人团圆好啊!本诗的诗眼就在那个“忽”字,作者准确地捕捉到了少妇心情变化的那一瞬间,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决定成败,此话不虚。

第二式,还以王昌龄为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洛阳亲友如相问,仄平平仄平平仄(粘)

一片冰心在玉壶。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送别诗,前面三句都很平常,没有特色,就后面一句“冰心玉壶”给人深刻印象,这句话到底好在哪里?古往今来的评论家说来说去也没几人能说明白,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一份朦朦胧胧的感觉!这也说明好诗可遇不可求,不是想要就随便得的。

第三式,首联对仗式:

岐王宅里寻常见,平平仄仄平平仄

崔九堂前几度闻。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正是江南好风景,仄仄平平仄平仄(粘)

落花时节又逢君。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宅、节都是入声字,属仄声。

第三句格律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这里有变化,是第五字和第六字平仄调换了位置,这在唐诗中很常见,是一种“准律句”,我们以后再讨论。

这是杜甫七绝《江南逢李龟年》。李龟年原是唐玄宗宠爱的乐工,当时名声大噪,出入宫禁如进菜园门,到哪里都是座上客,可“安史之乱”一切都改变了,唐玄宗身边的音乐舞蹈艺术班子都散了,李龟年也流落到了江南,成了平常卖艺人物。“好风景”遇到落魄的风流人物,杜甫不禁嘘嘘,盛唐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了。

第四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平仄平平仄(粘)

门泊东吴万里船。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白、泊都是入声字,属仄声。

这是杜甫绝句,当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回到成都草堂,心情甚好,因此写下了这首春天来了,鹂啭鹭飞,到处欣欣向荣,山顶积雪还未融化,却憧憬着东吴万里航船的绝句。

这是一首两联都对仗的七绝,在唐诗中很罕见。虽然表面上全诗都在写景,却深寓杜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虽经战乱,一切都会变好!这就是诗家高明之处,字字无情却处处有情,寓情于景是最高层次描写手法。

今天的题目:《家山旧景》

满目青山怀旧景,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泓清水扫新愁。仄平平仄仄平平

渔歌轻唱江天晚,平平平仄平平仄

玉笛又飞杨柳秋。仄仄仄平平仄平

大家来做诗(10):如何学写七绝?笛,入声字,属仄声。这是我家故居


​门前旧景,老屋早就不存在了,但景色依旧,说不清是什么心情。

友友们也来一首吧,大家都是初学,谁也莫笑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