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今年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光陰飛逝,歷史的面孔模糊不清,我們已難以知曉發生在老檢察人身上那些流光溢彩、激情滿懷或抑鬱黯淡、心事重重的往事。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要敬畏而虔誠地重新拾掇,只因它們不該被遺忘。那就讓我們借前輩們留下的些許印跡,重現他們的見聞、智慧與歷練,紀念那份不滅的檢察情懷。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這是紹興市檢察院的一個老物件兒,論“檢齡”已近40年。封面早已泛黃,翻開紙張,裡面詳細記錄了從1978年到2018年紹興市檢察院刑檢(公訴)部門機構設置、人員變動、辦案數量等歷史。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1978年,浙江省人民檢察院紹興分院重新建立。重建之初,紹興分院邊建設邊工作,陸續調進了人員,充實內設機構。

它比我檢齡還長,最開始是記錄刑事檢察二科的歷史,所以我給它取名,叫“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二科科史”,端正地寫在封面上。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如今已有34年檢齡的紹興市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陶建軍對記錄本的每一頁都如數家珍,他也曾認真保管本子並細緻地記錄著,“由每一時期的內勤進行記錄,第二年科室長會對前一年的榮譽進行補充,第一任記錄者是樓湯才,我是第四任……”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記錄本裡詳細寫著每一年刑檢(公訴)部門人員的崗位調派動向、新進人員進單位的時間、任命職務職稱的時間、獲得的榮譽,還張貼著集體照,另外,對於每年辦理的案件受理數、審查決定、判決結果也進行了登記。

陶建軍說,翻著這個記錄本就如同翻閱刑檢(公訴)的歷史。“那個年代,沒有電腦,就靠手寫登記,用尺畫出表格,用作統計記錄。”如在1981年紹興分院受理案件19起35人,審查決定不起訴1件1人,當年獲判決的結果,也對每個被告人的刑期進行了記錄,分門別類,清楚明瞭。

「浙檢40年」翻開“檢齡”40年的記錄本 聆聽無聲的講述

到了2018年,老物件兒已經傳到了“第十四代”,保管人是“90後”年輕公訴人沈昊峰,“比我年紀還大,得小心收藏著。”沈昊峰懷著敬意從前輩手中接過了筆記本,他小心翼翼地用端正的筆跡寫上了經過內設機構改革、員額檢察官遴選後公訴部門每一個成員的名字。

我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檢察人責任與使命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