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手艺人,守艺人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磨剪子嘞—锵菜刀”

一声声高亢的吆喝声

伴随着常州几代人

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

越来越多老手艺人的

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不少老手艺人被迫选择了转业

只有为数不多的手艺人

依然坚守在常州的大街小巷

今天我们要走近的

就是这样一位老手艺人

蒋小平今年56岁,进入这个行业已有18年了。

曾经干过不少其他小生意,卖过衣服也卖过菜,最终“转职”到了磨剪刀锵菜刀这个行当,一干就是18年。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这么多年来

磨过的剪子和菜刀已数不胜数,

粗略一算也得在十万把以上……

机缘巧合入行 一干就是十八年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蒋师傅今年56岁,家住机械新村。父亲曾是一名铁匠,也精通磨剪子磨刀的手艺。18年前机缘巧合,他给父亲帮忙时学来了这个手艺。随着手艺不断提升,干脆全职干起了这个行当。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都说磨刀人的行头是一模一样的,仔细打量了一番,一条一米多长的凳子,一个电动砂轮机,几块磨刀石、几块碎布和一些零碎工具是蒋师傅谋生的宝贝家伙。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这条凳子跟了蒋师傅十几年,十几年来磨刀用的水不断渗入了木头中,风吹雨打后显得有些破旧,凳子一角已有些缺失。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一些铁件上也已锈迹斑斑,看得出来也已有不少的年头。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几种不同的磨刀石静静地躺在水质浑浊的盆里,随手都会被从水里捞出来用刀磨上一磨。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与以往磨刀人步行或是自行车的出行方式不同,蒋师傅在十来年前换上了电动车,即使这样,车子也是一再翻新,除了前后两个轮子,其他部件都换过。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电动车的后备箱里,放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磨刀石。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蒋师傅也算是子承父业,而与传统磨刀人相比,蒋师傅更多地在工厂企业里给人磨剪刀,闲暇时也会接受一些社区的邀请,进社区磨剪子磨刀,基本不会在外面靠运气找顾客。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一把刀的收费根据刀的大小种类,收费不同,3块、6块、8块、10块等等都有。活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七八千块,以前最少的时候只有千把来块。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磨剪子磨刀这个行当收入有所增加,但听不到那熟悉的吆喝声,心里不觉有些遗憾。大部分时候,蒋师傅都是在埋头干活。

日磨上百把 手上布满了老茧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对各类刀、剪刀最熟悉的莫过于磨刀师傅。刀一到手里,就知道刀的好坏。“有的人花大几百买到的刀,和我几十块钱买到的刀品质差不多。”

虽说没有了高亢的吆喝声,但干起活来,蒋师傅却一点也不含糊。拿到刀先看看刀的品质、用途,再采取不同的磨刀方式。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电动砂轮机通常都是磨刀最先用到的工具,以往手动的砂轮机在磨不锈钢刀时总会有些吃力,一边摇把手一边磨刀比较费时费力。通电之后,高速旋转的砂轮和刀刃发生剧烈的摩擦,不时迸出火花,把刀刃打磨得更薄一些。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砂轮打磨后,蒋师傅坐到了长凳上,开始选用磨刀石进行粗磨。粗磨过程一般都会选择油石,刀在油石上磨过之后变得更加锋利。像这种磨刀石,蒋师傅家里藏着一百来块。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除了选购来的油石,蒋师傅还找来以前拆迁老房子的砖,用于磨刀的细磨阶段。这些砖头一旦用完就没有了,只能再选用其他材料。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试刀通常是磨刀的最后环节,磨好的剪刀都会在一些废旧布料上剪上一剪,试试锋利程度。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不同的磨刀人之间,手艺也是各不相同。蒋师傅磨过的刀,再看到的时候总能通过刀刃一眼认出。机缘巧合下,他发现了曾经一把磨过的刀,和顾客确认过地点后,的确属实,在旁围观的大伙也是有些诧异。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十几年如一日的磨刀经历,让蒋师傅在见到各种刀时都显得游刃有余,磨一把刀正常来说也只要几分钟,如果顾客多的情况下,一天磨一百来把刀也不在话下。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偶有空闲的时候,蒋师傅会摘下眼镜,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给自己点上。随后掏出手机,和老友或是女儿聊上一会。

手艺人干起活来,不少时候,饭都是顾不上吃的。长期在各个厂子、社区之间奔波干活,蒋师傅吃饭的时间也是一推再推,多年来渐渐地养成了白天不吃饭的习惯,忙完了回家再吃,有时候半夜饿醒了会爬起来弄点吃的。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中午,小区的接待人员给蒋师傅买了点吃的,蒋师傅喝了包牛奶就草草结束午餐。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难熬的夏天逐渐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到了中午就有些困乏。长时间盯着各种刀口,眼睛也有些疲倦。蒋师傅摘下眼睛揉一揉太阳穴提提神。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无意间注意到了蒋师傅的手。只见手心,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手背,不少皱纹,指甲上也有些变形。

手艺要失传 干到不能干为止

从事磨剪子锵菜刀18年,蒋师傅对这个行当也是看的透彻。

“我们干这一行虽然发不了财,但也是自由人。”

传统的走街串巷盲目寻找顾客很难赚到钱,难以生存。路上能见到磨刀师傅的次数也越来越少,随着时代的更迭,不少年轻人刀用到不好用就选择买把新的。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一天下来,前来磨刀的人群中都没有一位年轻人。一些上了年纪退休的大爷,前来磨刀的时候还给蒋师傅递上一根烟,一起聊会天,讲讲以前的那些岁月。

“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学这个,再往下肯定要失传了。”

常州“老李飞刀”偷偷教我,菜刀钝了这么弄,一分钟变锋利

“那么,您打算干到什么时候呢?”

“干到不能干为止吧…”

说到底,人生又能有几个十八年?在手艺人日渐稀少的时代,蒋师傅依然带着吃饭的家伙不停在各个服装厂和社区之间奔波,守着这份行当。当匠人逐渐被智能工具取代时,活真的能干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