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辛大師談中華文明源頭:蘇美爾族羣的神祕出現

天辛大師談中華文明源頭:蘇美爾族群的神秘出現

亞洲歷史發端蘇美爾。

歷史分為文字記載的和考古研究的兩種,而現代人對人類生活前3500年的瞭解完全依靠考古記錄,因為在距今5000年稍多一點的時間之前,人類雖留下了許多遺物,但沒有文字證明。然而,公元前3200年左右,在美索不達米亞一個叫做蘇美爾的地區,人們發明了文字。有了文字,就可把言語記錄下來,當代學者也可藉此瞭解古代男男女女的所作所為;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開始了”。

令人驚奇的是,在蘇美爾人的古老典籍中,我們能找到與現代星相圖幾乎毫無二致的圖案。難道他們在當時就已發明了現代的測繪儀器?人們一般總是從兩個方向來追尋遠古的歷史,一個是沿著眾多神話提供的線索來進行追蹤,因而人類有了神的歷史淵源;一個則是沿著文化典籍展示的文明更迭的軌跡來進行跟蹤,因而人類有了人的歷史發展。因此,各種各樣的考古成果,往往不是證明了神的預言就是證實了人的假想。事實上,所有從人類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其意義主要就在於:對遠古歷史空缺能夠進行某種形式的填補。也許不少文物的確能夠發揮連接歷史片段的作用,而更多的文物則只是標示著歷史片段的現實存在,從而留下一片歷史的朦朧,甚至歷史的神秘。

蘇美爾人是從何處來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呢?一個可能性是從伊朗高原的崇山峻嶺中來,因為出土的蘇美爾人的最早的建築物,是按照木結構原理建造的,而木結構建築通常只是在樹木茂密的山區才被廣泛採用,不過,這與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卻發生了矛盾;另一個相反的可能性,則是從波濤洶湧的大海上來到這大河入海的地方,可是,在蘇美爾女王舒伯—亞德的陪葬品之中,卻只有一金一銀各長約0.6米的,只能在幼發拉底河上航行的小船模型。

有的研究者認為:可以在從阿富汗山區到印度河谷的居民之中,來尋找到蘇美爾人的蹤跡,這一區域大約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東將近2500公里的半徑以內。這個假設似乎很快就得到了考古學者的證明,因為在印度河河谷發掘出了一個高度發達的古文化遺址,其出土文物之中,有幾個長方形的印章,無論從製作外觀上,還是從圖案風格上,看起來都與吾珥古城遺址中被挖掘出來的十分相似。但是,一個無法解釋的問題是:在遠古時代,一個古老的民族或國家,有沒有可能全部遷徙到一個遠在兩千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同時既沒有在民族神話中留下一絲線索,也沒有在文化典籍裡保留一點記載。所以,儘管人們經過千辛萬苦找到了蘇美爾人的家園;從而也證實了蘇美爾文化的曾經存在,且這種文化對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圈的形成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然而,蘇美爾人從何處來的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答。

蘇美爾人創造的“世界之最”

1959年,美國著名蘇美爾學家薩繆爾·克萊默(Samuel N. Kramer,1897-1990)在其暢銷作《歷史始於蘇美爾》(History Begins at Sumer)一書中列舉了蘇美爾人的39個“世界之最”,包括:最早的學校、最早的“拍馬屁”、最早的少年犯、最早的“神經戰”、最早的兩院制國會、最早的歷史學家、最早的減稅案例、最早的“立法者”、最早的法律判例、最早的藥典處方、最早的“農書”、最早的樹蔭園藝、最早的宇宙論、最早的道德、最早的職業、最早的諺語、最早的動物寓言、最早的文學爭論、最早的伊甸園、最早的“諾亞方舟”、最早的“復活節”、最早的“屠龍術”、最早的文學借用、最早的英雄時代、最早的情歌、最早的圖書分類、最早的黃金時代、最早的病態社會、最早的禮拜輓歌、最早的彌賽亞、最早的遠征、最早的文學意象、最早的性象徵、最早的聖母、最早的搖籃曲、最早的文字肖像、最早的輓歌、最早的無產者勝利以及最早的水族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