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不買帳,三星手機的3.5億目標恐泡湯

6月21日,韓國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三星電子今年可能無法實現其3.5億部智能手機的銷售目標。

中國消費者不買賬,三星手機的3.5億目標恐泡湯

據悉,最初,三星2018年的智能手機銷量目標為3.2億部,但由於新一代旗艦智能手機Galaxy S9今年第一季度的預訂勢頭強勁,致使三星將今年的智能手機銷量目標提高到3.5億部。但據目前該知情人士稱,Galaxy S9的銷量低於預期,加上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低迷,如今3.5億部的銷量目標難以實現。

實際上,3.5億部的銷量目標也高於三星過去幾年的實際手機銷量,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2015年三星智能手機銷量為3.197億部,2016年銷量為3.094億部,2017年銷量為3.198億部,今年第一季度銷量約為7800萬部。

韓國投資公司HMC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師Noh Geun-chang預計,由於Galaxy S9和S9 Plus表現欠佳,三星今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銷量將只有約7300萬部。

為此,三星電子手機部門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潤也可能令投資者失望。投資公司Shinhan Investment和Korea Investment & Securities均預計,三星智能手機部門第二季度運營利潤將達到2.3萬億韓元,同比下滑43.3%。

公開消息,智能手機剛剛興起時,三星曾憑藉著行業領先的技術與產品策略,一度佔據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2013年更是斬獲了近20%的市場份額。

但近年來,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再加上中國手機廠商不斷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導致三星和蘋果均遭遇市場需求低迷。去年三星的市場份額已降至不到1%,蘋果近幾年在中國市場份額也開始下滑,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發佈的報告稱,蘋果目前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約為8%。

儘管三星手機在全球佔有率排名第一,但在中國卻一直“敗走麥城”。從2014的最高20%以上到現在的2%左右,僅僅用了4年。

一方面,高不成低不就的定價策略讓三星節節敗退,在中低端市場,國產手機的崛起擠壓了空間,而高端市場又被蘋果搶佔,而另一方面,三星本土化策略節奏緩慢,難以跟上瞬息萬變的市場。

沒什麼比精準定價來得更為實在。錯失了中低端市場的三星,試圖通過高中低全覆蓋來爭取更多消費者。

“此次發佈A9 Star,是我們改變的開始,重點關注年輕的消費者,我代表三星,宣佈對三星做一些改變。”在發佈會上,全桂賢說,為此,三星決定發佈一款中端手機來回饋消費者,同時承諾向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展現出三星的關注、支持與熱情。

與S系列不同,A9 Star系列定位於中高端市場,市場售價分別是2999元和1999元。但1/3的價格差,也顯然可以看出,三星似乎是為了搶奪千元機市場而強行下壓價格。目前,隨著消費升級,1599到1999元價位的手機出貨量呈現增長趨勢,這與手機整體出貨量下滑呈鮮明對比,因而這個價位段也集聚了大量品牌傾注資源爭奪。

在國內市場的頹勢除了價格、渠道等因素外,就是市場營銷的玩法還沒適應國內形勢,三星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此,三星為A9 Star系列手機邀請了人氣偶像明星華晨宇代言,與OPPO、vivo、小米等,共同通過代言明星,加入到年輕用戶的爭奪中來。

邀請明星代言,在手機品牌中三星其實是“始祖”,但邀請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小鮮肉”,在三星曆史上並不多見。

上一次,還是3個月前的S9發佈會。三星宣佈井柏然為三星手機中國區品牌代言人,朱亞文為首席AI官,另外一位正是華晨宇。

不過,無論是S9,還是A9 Star,也許會幫助它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挽回曾經的產品形象、維護忠實的用戶粉絲,但是三星想要憑藉單個產品實現銷量逆襲,恐怕還是難以力挽狂瀾。

有消息稱,由於中國廠商和蘋果的公司競爭,三星手機部門高層已要求銷售團隊竭盡全力推動手機銷量增長。為了重振中國市場業務,三星此前還對中國辦事處高層進行了換血,並進行了業務精簡,包括宣佈撤銷中國七大支社,變為26個辦事處,常務、次長、副總等級別的領導變為各辦事處負責人。

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總裁高東真曾表示,中國始終是三星最為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而只要三星堅持推出優秀的產品和服務,重拾中國消費者的信任就“遲早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