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獲喜果 中國移動與9家虛商簽署正式商用合同

C114訊 7月12日消息(張海龍)日前,中國移動與9家虛擬運營商簽署正式商用合同。

據悉,本次與中國移動簽約的9家企業分別為:中興視通、銀盛通信、天音通信、愛施德、迪信通、貴陽朗瑪、阿里通信、中郵世紀、分享在線。

此前,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已分別與多家虛商簽署正式商用合同。

至此,三大運營商均已完成正式商用合同簽約,虛商業通過四年多以來的努力獲得了三大運營商的認可。

虛商不容易

從最早滿心歡喜的加入電信行業到不斷碰雷,虛商真的不容易。

一方面,實名制把控不嚴,渠道管理失控,讓170號段成為了騷擾電話、垃圾短信、電信詐騙的重災區;另一方面,盲目的發展用戶,粗放式管理經營讓部分虛商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42家虛商只有13家虛商實現了當年盈利,成本依舊沒有收回,分享通信更是爆出欠薪,資金鍊斷裂等消息。

這些情況的出現,令上至政府主管部門,下至消費者都意識到虛商行業出現了問題。這讓虛商行業發展更是雪上加霜。相關主管部門不斷約談相關企業,監管越來越嚴格一度讓虛商業務發展出現停滯,甚至用戶數下滑。

市場上,隨著徐玉玉事件等電信詐騙事件不斷髮酵,170號段被妖魔化,不信任,不認可讓虛商和170用戶很受傷,虛商無法發展用戶,170用戶也面臨著電話無人接聽的尷尬境遇。

更致命的是提速降費讓三大運營商降價力越來越大。例如,去年“517”後幾乎每個月三大運營商都會推出優惠活動,而且日常的套餐資費也是一降再降,同時運營商還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價格低至幾十元。此外,運營商還和互聯網廠商合作推出了各種定向免流量的互聯網卡,僅聯通大王卡用戶一年就發展了超過5000萬,現在用戶已經突破1億。本就價格不佔優勢的虛商,面臨著更大的經營發展壓力。

終獲喜果

雖然,來自內部、外部的壓力讓虛商過的並不容易,但這並沒有阻止真心想做移動轉售的虛商。

從2017年起,虛商強化實名制管理,改變自身面貌,讓市場恢復對虛商卡號的信心。領先虛商不斷進行創新,不斷滿足市場變化。

如遠特通信,試點期間大力投入,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提出“合創虛商”的理念,打造卡盟平臺,擺脫了單純的語音流量轉售業務,通過開放SDK,接入中小企業創新,在垂直行業信息化,物聯網應用等方面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一條發展之路。

阿里通信提出了雲通信的理念,為成千上萬的中小微企業進行通信+互聯網的賦能。愛施德U.友基於MVNE能力不僅支撐了移動轉售業務發展,還進軍物聯網業務,滿足市場未來出現的萬物互聯需求。

這些行業領先企業的努力也讓虛商對行業創新發展的貢獻獲得工信部充分肯定。去年,工信部曾表示,“虛商率先推出零月租、多用戶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銀行等方案,受到用戶的歡迎和好評,相關做法被基礎電信企業吸納和借鑑,已經成為整個行業普遍的經營措施,間接推動了提速降費。

此外,轉售企業充分利用實體渠道、互聯網內容、行業應用等背景優勢,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豐富了細分市場。在國際業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解決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促進了行業創新,滿足了用戶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