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最近,關於崔永元大鬧“馮範劉”的事件,可謂是引爆了整個娛樂圈!現在的事件已經分化成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由手機電影所引發的崔永元抑鬱症;二是由陰陽合同所引起的明星們偷漏稅!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今天我也來個“有一說一”。關於第二個問題暫且不論,這裡只談第一個問題。我想跟崔永元輕輕的討論一個問題:你崔永元的抑鬱症真的就是因為手機電影而得的嗎?如果果真如此,你可把影視問題提升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即便如此,你又憑什麼證據將自己的抑鬱症歸咎於手機電影呢?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任何事情都不會是簡單的因果關係,倘若如此,這個世界豈不是失去了規則和法律了嗎?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除了對人的天性不能“隱喻”之外,其它關於人的特性方面的問題都是可以“隱喻”的。比如在美國,任何藝術作品,絕對不允許“隱喻”“人種、殘疾和性別”等方面的問題,否則,就是歧視,就是犯法。除此之外,上到總統,下到保安,都是可以“隱喻”的,這才是文藝作品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別說你一個什麼主持人了!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應該知道,崔永元永遠只能代表你自己,而決不能代表整個主持界,即便這個作品的內容很象你,那又能怎樣?這就是藝術!否則,你討伐的決不是手機電影,而是整個藝術作品。簡單講,你不能因為作品內容像你而以此作為要挾,這明顯是一種“以我為中心”的狂態!試想,如果你不是一個名人,你只是一個馬路上的主持人,你有這麼硬氣的將自己得的抑鬱症歸咎於手機電影嗎?多少有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味道!如果這個因果關係成立的話,影視界豈不成了“一潭禍水”?從而導致未來整個娛樂電影界不敢“隱喻”和鞭撻!長此以往,豈不是人人可以對號入座,將影視作品視為攻己對象了嗎?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應該講,這麼多年來,中國影視作品的主流是好的,馮小剛導演也在分析一些社會問題上拍出了《非誠勿擾》、《天下無賊》、《芳華》,包括《手機》等有思想的作品!如果人人對號入座,事事與己掛鉤,再來一個因果推導,豈不將所有問題都複雜化了嗎?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退一步講,誰證明你的抑鬱症是因為手機電影而得的呢?沒有證據,就不能“碰瓷”,更不能添鹽加醋,

以“同情心”換取“攻擊力”!換個角度來說,你能將你得了癌症歸罪於環境部嗎?你能將在河南沒考上清華歸咎於教育部嗎?“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一個共處平臺,彼此調侃、挖苦、讚美、奉承等都是人生正常的生活方式,你咋不說你心眼小呢?你咋不怪你天生偏執呢?如果將自己的抑鬱症歸罪於手機電影,這不僅有點牽強附會,更應是無稽之談!倘若容忍這種現象延續下去,這才是文藝界最大的悲哀!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文藝作品的作用除了歌頌,還有鞭撻;除了幽默,還有隱喻。這正是文藝作品的本質和特徵!“你不能為了賣一種藥,而去發明一種病”,你崔永元也決不能因為自己得了抑鬱症,而去責怪一部電影,即便是一部電影隱喻了你,甚至聯繫到了你的家人,難道自己就沒有“敢問路在何方"的心態嗎?記得崔永元在問及患上抑鬱症的原因時曾經談到了一個“底線”問題。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每個人因為心裡承受能力不同,而獲得的“底線”不同,世界是一個大同社會,你不能因為你的“底線”,而簡單的產生你的“歸罪”,更不能以此“耿耿入懷”,這樣多少也是有點自作多情和不能自拔的味道。常言道:“心底無私天地寬”,即便源於這個節目的形式,就一定指的是你和你的全部行為嗎?不是電影裡也常用的一句話:“本故事純屬虛構,切勿對號入座”嗎?假如該電影隱喻的你是一個“偉光正”的形象呢?難不成你還要去專程感謝這部電影嗎?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事實上,任何一部影視作品,只要不是紀錄片,只要不是違揹人的天性,其本身都是具有一定“隱喻性”的。虧你還是從事本專業的,虧你隱喻別人的事情其實也不少。你應該用作品的心態去看待作品,而不是用作品的隱喻來對號自己。這才是一個公眾人物應有的正確姿勢。作品中可能會有你的影子,但你卻代表不了全部的作品!從這一點上看,手機不失為一部好的電影,而作為我們這些吃瓜群眾,更期待能看到“手機2”!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做人要厚道一點”,做人還要包容一點,做人更要法律一點。千萬不要義氣用事,更不可採用“世界適應我”的心態!世界雖然是我們的,但我們終究是屬於世界的!但願影視界裡,多一些令人深思的作品,少一些讓人煩惱的對號;多一份大眾的關愛,少一份自己的得失!這樣的影視界才能釋放出“中國夢”的偉大情懷!

崔永元,請別老拿“抑鬱症”說事!

這裡僅就崔永元的“抑鬱症”的由來而“有一說一”,與其它任何事無關,凡借其它事有異議直至問責的,免談!如果是關於崔永元同志抑鬱症病因問題的,尤其是否因手機電影而造成的,願意陪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