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今年拟在7校试点开展医教融合丨深圳特区报

日前,罗湖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调研罗湖医院集团医疗服务进校园工作。据悉,罗湖今年拟在7所学校率先试点开展医教融合。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湖贝校区及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学校医务室的建设情况,并听取了辖区公民办中小学医务室现状情况的汇报。据了解,目前罗湖区各中小学都配有校医室并配备了必要的专职校医,能很好落实健康教育职能和及时处理学生轻微伤痛,但在人员专业性和医务室硬件配备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罗湖今年拟在7校试点开展医教融合丨深圳特区报

今年3月,罗湖区人大代表王贤华、肖继宏受区人大常委会委托,开展前期调研走访,基本掌握了辖区学校医务室的工作情况,并撰写了相关建议,提出将医疗保健服务从中小学的职责中分离出来,交给专业卫生机构来承担。

“罗湖已经成立了医院集团统筹全区医疗资源,建立起了‘预防为主、分级诊治’的医疗机制,这种体系的建立为学校校医室的改革创造了条件。”王贤华、肖继宏建议,将学校校医室升级为罗湖医院集团基层诊所,建立学生疾病防控和治疗体系。同时,学校校医室的改革将作为罗湖医院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块重要阵地,成为辖区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

罗湖今年拟在7校试点开展医教融合丨深圳特区报

教育与卫生要如何科学有效地融合?

在罗湖医院集团医疗服务进校园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和市、区人大代表们认真听取了相关部门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教卫融合的创新工作思路和拟实施方案。

罗湖医院集团提出,建立“学校负责教育和安全、罗湖医院集团负责医疗卫生”的医疗卫生专业化运作模式,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以在校师生健康管理为核心,加强学校医疗卫生建设,强化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学校、学生和家庭”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

区教育局提出,结合罗湖区教育综改方案,充分利用罗湖医院集团的优势资源,探索校医由罗湖医院集团及其社康中心委派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今年拟在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红岭小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行知学校等7所学校,率先试点开展医教融合工作。

“改革要力量、要动力,这就是可以带来正能量的创新改革。要通过模式创新,让卫生跟教育科学融合合作,让孩子切实享受优质教育、优质保健,真正落实大健康概念。”罗湖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黄瑞儒表示,教卫融合要做到强强合作、优势互补,让医院专业医学人才做医疗,让学校专业教师做教育,在原有的校医职责基础上进行充实,发挥优势,进一步优化校园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