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財富指南第3期:《異類》

8090財富指南第3期:《異類》

才智+社會環境+機遇+勤奮=成功。而我們過去常忽略的,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兩項:社會環境與機遇。

這是作者對於這本書的立書觀點,成功者並非白手起家的,出生的時代和地域對個體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所處的文化背景以及我們祖先留傳下來的東西,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已經限定了我們成功的方式。

書中舉了比爾蓋茨的例子:

1、蓋茨轉學進入了湖濱學校,也就是1968年世界上僅有的的幾所擁有分時系統的計算機學校(也就是可以進行手打來進行編程的)這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

2、學校家長會足夠有錢提供學校的電腦費用。

3、蓋茨的家離華盛頓大學很近,步行就可以走到。

4、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室每天凌晨3點到6點無人使用。

等等,這些機遇都給了蓋茨在20歲前七年去學習編程的時間,在那個年代全世界能夠到達這種練習時間的人不會超過50人。而這些機遇都是一連串的巧合湊到了一起,配合上自身對於計算機的熱愛促就了他抓住了那個時代的機遇。

每個時代都會有弄潮兒,但是時代也是有波峰波谷的,美國大蕭條時代接連一戰二戰的發生對於1900年左右的出生的人就是近似無法扭轉的頹勢,青少年時代大蕭條,教育資源匱乏,就業率差,成年了又要去參軍打戰,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建立戰功並且能從戰場回來?能力再大資源也就是那麼一點,如何搶得過時代。1950年左右隨著戰爭的結束,冷戰的開始美國大力發展科技注重教育,等蓋茨們長大也就順其自然的建立起了微軟、Sun、蘋果等。

誰都想去做那崖口上順風飛起的豬但是那也得有風~

其實現在是最好的時代,我們不正是蓋茨們當年在美國所處的時代嗎?我們沒有我們父輩揹負的哪些複雜,也趕上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但這也許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社會的財富總量是大致恆定的,根據馬太效應: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成功之所以會是新聞,那是因為失敗的基數太大了)

所以人還是要有夢想的,雖然不一定會實現,但是會在漫長的時間裡去給你導向、修正,萬一實現不了還是有機會去成為自己行業裡的前百分之二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