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的朋友不多 卻活得那麼快樂

為什麼有些人的朋友不多 卻活得那麼快樂

不知道多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學生時代總有幾個三五成群,結伴而行的朋友。

朋友間又總會有那麼些個小矛盾,讓彼此不舒服,相互膈應,又礙著要合群和避免被落單的風險,尷尷尬尬的維持著這段友誼。

隨後因為生活城市的不同,工作性質的不同,慢慢失去了交集,漸漸失去了聯繫。

變成了通訊錄上的一個名字、朋友圈裡的一個頭像。

最後,剩下來能夠一起走到現在的少之又少。

這樣的交友方式,一直維持到如今走向工作,並且因為形成了習慣,可能會相伴我們一生。

為什麼有些人的朋友不多 卻活得那麼快樂

但是,成年人的社交沒有校園友誼來得純粹,很多人礙於各種需求,將朋友的意義擴大化了,導致產生了很多生活的煩惱,甚至生活的悲劇。

今天會展開分享我的交友方式。換個準確得說法就是,與必須相處的陌生人相處的方式。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剛開始一般採取的是以真誠換真誠。因為這樣對於自身最無拘束感,對於雙方去合作去協調共處也成本最低。

當然,隨著交流的增多,接觸面更為具體,到那時候就需要在腦中去評判了。

其實相處的人多了,我們會有意識的發現對所接觸的人可以很好的進行歸類。

為什麼有些人的朋友不多 卻活得那麼快樂

▎第一類:舒服相處型。

就是那種三觀和你很相似的人,你們有相似的品行、愛好、處事原則。

這些大方向的相同,給各自的交往確定了一個良好的基調。

更深入的交往願意為彼此打開,生活中遇到了不順可能會想到對方。

通過關鍵時刻的互幫互助,一起在某個或多個關鍵節點共同去解決一些事情,從而建立起更為具象的感情基礎。

在彼此眼中,不再是簡單的一個朋友的符號。

▎第二類:若即若離型。

可以說,生活大多數的朋友就是如此。

雖然彼此並沒有給對方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害,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可能因為暫時的工作或是生活有了一定的接觸,但也只是接觸而已。

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保證必要的接觸就好,有得時候形成資源互換,幫助對方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為什麼有些人的朋友不多 卻活得那麼快樂

第三類:隔離型。

生活總是會有一些三觀不正的人,他們不一定是壞人,但他們或是習慣於不斷索取(情緒、財物)或是習慣於欺騙不誠信待人。

人類之所以願意交朋友,那是建立在一種大致對等交換的基礎上的。

雖然說交換過於直白了,但本質上來講不就是如此嗎?

對於那種時時刻刻都充滿負能量或是滿身戾氣的人。我們完全不需要去做情緒的垃圾桶。

我們在與朋友交往的時候會互相傾述也會互相幫助,因為我們相信這是對等相處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有些人的朋友不多 卻活得那麼快樂

但是生活中總有少數的那麼些人是黑洞型人格。

總是在散發負能量或是對於他人無盡的要求、索取,沒有人能夠永遠去做負面垃圾站,也沒有人能夠永遠去做太陽。

友情永遠是建立在對等、互幫互助的基礎上的。

雖然回饋彼此友情的方式方法可能因為個人情況有所不同,但是那份感情是能夠相互體會的。

對於那種不誠信待人、套路滿滿、時常突破底限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但凡他有一次做出了出格的事情,請千萬不要抱有聖女心。

如果放作以前,我可能還會去相信對方有變好的可能,但是後來發現一旦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往後的相處總會心生芥蒂。

帶著芥蒂之心去相處,各類的矛盾摩擦總歸是積累的,而且很多事情都是由小見大的,如果對方品性不良,遲早是會幹出更傷害你的事情。

不要因為一些表面上的客套或是一些若有若無的善意去把自己柔軟的一面面向對方。

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因為生活中總會有那麼一些人會主動去做出傷害你的事情。

所以,如果在一二類朋友中出現了第三類型,需要去做的就是慢慢遠離冷卻就好了。

不需要去礙於之前交往的情誼而認為自己不重感情,那只是人類對於投入這段關係所花費的時間、精力的惋惜情緒罷了。

為什麼有些人的朋友不多 卻活得那麼快樂

我們的生活需要靠我們主動去塑造。

人是群居動物,我們在人生路上必定是相伴而行,不會主動去選擇煢煢獨立。那麼,我們對於夥伴的選擇要更為主動和理性。

因為,每個人都應該會去想著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