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實質薪資停滯18年 更多人才願意赴陸發展

臺灣實質薪資停滯18年 更多人才願意赴陸發展

中國臺灣網7月1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人才真的在逐漸流失?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總處”最新推算,臺灣人選擇到島外工作的第一名為大陸,然後是東南亞、美國,主要是大陸薪資持續成長、臺灣薪資停滯,兩岸薪資差距逐漸縮小,且臺灣目前的實質薪資更是退回到18年前,根本沒有成長,促使更多臺灣人才願意赴陸發展。

根據臺媒報道,臺灣人力銀行業者推估,若包含出島後再轉往大陸工作者,臺灣民眾在大陸發展的人約有100萬人,且這些人才普遍認為“赴陸發展”最大加分是“增廣見聞、增加人脈”,且大陸企業也十分歡迎無工作經驗的臺灣民眾“西進”,可以方便溝通、培養幹部。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推估,2016年臺灣民眾到海外工作約有72萬8千人,8年增加1萬6千人,以每年增加1.4%速度成長。而島外工作的民眾中,到大陸工作的有40萬7千多人,接著是東南亞的11萬1千多人,美國的9萬9千人。

另外,“主計處”統計,去年調薪廠商比例創下17年來新高,勞工薪資也節節上升,但考遇到物價因素,勞工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卻仍不入2000年的水平,臺灣勞動事務主管部門也發現,去年全體新鮮人平均2萬7055元(新臺幣,下同),創下調查以來新高,但大學以上起薪卻長期低於1998年水平,直到去年回升至2萬9922元,才終止倒退20年的低薪。

臺灣勞團則是認為,臺灣人才持續外流主因為,島內就業環境不佳、長期低薪是主因,“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舉例,臺當局制定吸引白領外來人員來臺的薪資門坎為4萬7971元,但這個門檻仍停滯在2004年,更別提島內實質經常性薪資長期倒退。(編輯 韓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