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達摩院還不夠?馬雲再次成立神祕科技組織「羅漢堂」!

歐界報道:

2017年10月份,阿里巴巴成立科技研究機構達摩院,並計劃在3年內投入1000億元探索前沿科技。但科技進步飛快,總會伴生出經濟和社會形態、社會治理、人們生活方式等各領域的變革。所以,社會各個層面應該如何預見、擁抱和適應這些變革,便成為了人們當前所要關注的問題。為了在探索未來科技的過程中能夠適應這些改革的發生,阿里巴巴在研究與科技創新相關的社會經濟形態變化方面又有了新動作。據瞭解,6月26日,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神秘研究機構"羅漢堂"。該機構實質上是由阿里巴巴倡議,全球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多領域的頂尖學者們共同發起的。

一個達摩院還不夠?馬雲再次成立神秘科技組織“羅漢堂”!

阿里巴巴去年所成立的達摩院可謂是人才雲集,而今年的羅漢堂也毫不遜色。據悉,羅漢堂的首批學術委員會的15位成員以經濟學家為主,包括6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不僅如此,未來的羅漢堂還將邀請更多領域的學者加入,以壯大這個科技研究團隊。羅漢堂的負責人陳龍教授說道,"簡單來說,達摩院是研究解決未來問題的先進生產力,羅漢堂是研究隨之而來的生產關係。"

一個達摩院還不夠?馬雲再次成立神秘科技組織“羅漢堂”!

在羅漢堂的閉門會上,學者們還一起發表了《羅漢堂使命宣言》。宣言稱,"世界正在邁入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但就像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曾在爭吵與憂慮中最終清晰方向,我們的社會並未準備好應對由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其他數字技術而營造的全新的世界。社會科學家們有責任更好地協作,幫助人類社會適應這場數字革命。"

一個達摩院還不夠?馬雲再次成立神秘科技組織“羅漢堂”!

可以說,羅漢堂所產出的研究成果不屬於任何一個人,而是為整個社會謀福利。而早在創業期間,馬雲曾規劃道:"50歲之前賺錢,50歲之後做公益"。在2014年,馬雲50歲之際,他就發起捐款,成立了馬雲公益基金會,用實打實的行動為自己"50歲之後做公益"的規劃買單。同年,馬雲還在環境、醫療、教育領域捐款,捐款總數達到了145億元。時至2016年,馬雲的捐款數已經近300億,是國內捐款最多的企業家。

馬雲曾說:"我希望羅漢堂也能存在300年"。如果該科研機構能持續造福社會的話,那相信存在300年並不是難事。

來源:線上採編,如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尋求報道,請及時聯繫歐界傳媒網 o2ojie.com!

歐界科技 | Jie Media

深度報道環球前沿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