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江蘇近五萬畝鯽魚爆發鰓出血病,死傷無數

惨烈!江苏近五万亩鲫鱼爆发鳃出血病,死伤无数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惨烈!江苏近五万亩鲫鱼爆发鳃出血病,死伤无数

大量死亡的鯽魚(圖片來自水產前沿)

惨烈!江苏近五万亩鲫鱼爆发鳃出血病,死伤无数

鯽魚鰓出血病變本加厲爆發,接近5萬畝

6月中下旬,天氣較為反覆,塘口水溫在25-29℃,仍然適宜鰓出血發病。據不完全統計,鰓出血的發病面積已達47770餘畝,比6月10日統計的發病面積增長了12000餘畝。部分地區精養鯽魚和混養的塘口都在發病,並伴隨一定程度的細菌感染,損魚數量居高不下,養殖戶束手無策。

從實驗室的檢測數據來看,自2018年4月19日大豐通威魚病化驗室檢出首例鰓出血陽性病例以來,至6月13日,共計檢測鰓出血病毒119例,其中鰓出血陽性檢出43例,陽性檢出率36.1%,較去年同期的陽性檢出率有明顯增高;而從6月13日至6月30日,大豐通威魚病化驗室又檢測了29例病樣,其中檢出鰓出血陽性的有7例,陽性檢出率達24.13%(受檢測樣本和數量的影響,數值偏低),陽性檢出率仍居高不下。因此,今年4-6月份,整個大豐地區異育銀鯽鰓出血病的防控都處於高壓狀態之下,對於鰓出血病的預防也必須保持堅持不懈的態度。(轉自通心粉社區,作者:大豐通威/通威股份動物保健研究所)

相關鏈接

鰓出血防控存在的誤區

1、不能消毒、喂抗生素

很多養殖戶在高溫的時候,沒有及時預防,發生了細菌性出血病,未及時治好,溫度一降,鰓出血病又來襲,只好趕緊賣魚!今年春天的時候,筆者發現部分養殖戶的魚一開始是患大紅鰓,當時是可以用藥控制的,但他們認為不能消毒,也不敢用藥,一拖再拖,導致鯽魚體質下降,死亡增多,最後大紅鰓和鰓出血併發,迴天無力!因此,養殖戶要消除不能消毒和不能喂抗生素的誤區,在放苗、低溫、高溫的時候,都應該主動及時的預防細菌性疾病!

2、不能殺蟲

一些養殖戶認為不能殺蟲,但在鰓出血還沒有到來的低溫和高溫期,是可以用一些較好的、溫和的殺蟲藥預防一下的。特別是對於孢子蟲和錨頭蚤,應該積極防治,今年就發現了一些孢子蟲感染和鰓出血病併發的情況,最後沒有辦法,也只好賣魚了!

3、投餵過多會導致鰓出血

發病與否,關鍵還是在於是否被病毒感染。沒被感染的,喂再多也不會患鰓出血;被感染了,再控料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最多將發病往後拖了些日子。單純的吃料是吃不出鰓出血病的,如果控料太過,會嚴重影響魚的生長,體質瘦弱,反而不利,正常投餵下的魚體質往往健壯,對控制鰓出血病是有利的。

4、混養模式

有部分養殖戶認為混養模式可以有效預防鰓出血病。但根據筆者觀察,無論和什麼品種混養,無論混養鯽魚的密度有多少,鰓出血發病概率並未因此減少。而且,由於要照顧主養品種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生鰓出血,那麼混養塘裡的鯽魚基本就是放棄了。筆者看到過許多草魚和鯽魚混養或鮰魚和鯽魚混養的案例,一旦發病,鯽魚也大多是死傷大半,沒有什麼好辦法。(轉自中國水產頻道,作者:陳允)

惨烈!江苏近五万亩鲫鱼爆发鳃出血病,死伤无数

鰓出血+錨頭蚤併發症

如何突破病害,提高養成率

對於鰓出血的流行,一是要做好流行病學調查,搞清楚此病的病因,發生情況,感染途徑,為尋找治療方法做好基礎研究;二是從疫苗方面著手,可以嘗試做一些弱毒疫苗免疫親魚,讓水花獲得母源抗體,增加魚體自身對於此病的抵抗;三是嚴格管控病死魚,堅決進行深埋處理,不可讓病死魚再流回飼料中;四是嚴格管控魚用藥品,加大對違禁藥品、人用藥品、原料藥及假藥的打擊力度,引導養殖戶合理、規範用藥;五是及時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對於投餌量的控制、養殖品種的輪換、水質的調控進行引導,讓養殖健康化;六是尋找替代品種或轉換養殖模式。在發病塘口考慮養殖其他魚種,進行品種的輪換來減輕此病的流傳;七是加強對技術服務人員的技術指導培訓,強化服務意識、法律意識,降低違法用藥的主觀能動性。

2011年鰓出血病原還沒有確定前,筆者嘗試對此病做過治療,當時不清楚具體病原,因此使用以下方法進行處理:青黴素+諾氟沙星+病毒靈共同拌餌投餵,外用腐植酸鈉一次,後用優質碘兩次。在射陽的射陽港養殖區池塘效果非常明顯,控制率百分之百,有3口30畝的池塘,原本每天死魚3000尾左右(規格0.5斤),用藥後4天,死亡量降至10尾以內,一度造成鹽城境內的病毒靈、青黴素脫銷。但是2012年、2013年複製相關方案,效果甚微。後在相關基礎研究(江蘇省淡水研究所魚病室研究員薛暉團隊研究成果)的支持下,我們考慮通過削弱傳播途徑的方法對此病進行控制,如用具收斂功能的五倍子末配合鹽一起潑灑,大多數情況下,死亡率會降低,主要是由於五倍子清除了體表過多的粘液,而此病可通過粘液傳播。建議養殖戶朋友在池塘發病後,不要隨意用藥,可通過短暫停料(降低魚類接觸),改善水質(切勿使用好氧製劑)等方法穩定病情,待溫度變化後,病情可大為好轉。(轉自中國水產頻道,作者: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袁聖)

本文轉自【通心粉社區、中國水產頻道

】。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