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因爲屈原,讓糉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糉子已經成爲文化傳統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雲:“仲夏端午,烹鶩角黍。”一開始跟屈原沒有什麼關係,到了南朝,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從此就跟屈原有關係了。從本質上說,在文化傳承上對忠誠祖國的認可。屈原對祖國的忠誠,對民族的大義,給粽子添加了厚重的文化色彩。

端午節包粽子的方法如下:

1、江米2斤,幹粽葉20片,幹馬蓮20根,蜜棗20枚。

2、江米提前泡發24小時,粽葉和馬蓮也泡開,清洗乾淨,蜜棗清洗乾淨。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3、取一片粽葉,折成沙漏狀。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4、取一把江米放在粽葉裡。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5、取一枚蜜棗鑲嵌到江米中。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6、把粽葉摺好,取一根馬蓮把粽子紮緊。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7、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鍋中,水一定要沒過粽子,開大火,煮40分鐘左右,關火燜制直到自然涼透為止。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8、剝掉粽葉放入盤中,可以蘸白糖食用。

端午節因為屈原,讓粽子附有忠誠的色彩,包粽子已經成為文化傳統

溫馨提示:粽葉和馬蓮冷水泡開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消毒,蜜棗也要用清水洗洗保證衛生,粽子一定要用大火煮透。 江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江米有收澀作用, 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但其性黏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宜加熱後食用。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