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子不好當,一不小心就死於非命

皇子是天潢貴胄,再不濟也有個王爺的身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在古代如果你是帝子皇子,這身份不是護身符平安符,反倒是要命催命符。尤其是在初唐時期,皇子王爺更是命途多舛。

唐朝皇子不好當,一不小心就死於非命

唐高祖李淵,一生有二十二個兒子

唐高祖李淵有二十二個兒子,除了五個早死六個病死的,另外九個兄長都死於非命:

長子太子李建成死於玄武門之變。

四子巢王李元吉死於玄武門之變。

唐朝皇子不好當,一不小心就死於非命

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殺

五子楚王李智雲,因李淵起兵反隋,被殺。

六子荊王李元景因為參與了房遺愛的謀反,被唐高宗賜死。

七子漢王李元昌參與李承乾作亂,被二哥唐太宗賜死。

十一子韓王李元嘉因參與反對武后,被殺。

十四子霍王李元軌因反對武則天,被殺。

十八子舒王李元名,個性高傲,因人陷害被殺。   

十九子魯王李靈夔因反對武則天,流放振州後自縊而死。

李淵的二十二個兒子中,有一個直接被他自己害死(五子李智雲因李淵太原起兵被朝廷逮捕殺害,年僅14歲。)有三個是死於兄弟李世民之手(其中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兒子全部被殺),一人死於侄子李治之手,另死人死於武則天之手。

唐朝皇子不好當,一不小心就死於非命

唐太宗是李淵兒子中最大的勝利者

李淵的諸子中,除了次子李世民登基稱帝享盡榮華富貴外,只有最小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得以善終。這李元嬰被封為滕王,這是王勃傳世名作《滕王閣序》中滕王閣的建造者。

同樣是帝子,唐太宗的兒子也多死於非命。

李承乾,唐太宗長子,因謀反被廢,流放黔州。

吳王李恪,唐太宗第三子,被長孫無忌陷害被殺,死時34歲,其子皆被流放。

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因與李承乾奪嫡,被幽閉後被流放,死時35歲。

齊王李祐,唐太宗第五子,因叛亂被唐太宗賜死。

蜀王李愔,唐太宗第六子,行為放蕩被唐太宗貶斥,唐高宗時被廢為庶人,死於流放地。

蔣王李惲,唐太宗第六子,縱情享樂,使州縣不堪其勞,唐高宗時被誣謀反,惶懼自殺。

越王李貞,唐太宗第八子,因起兵反對武則天被殺。

紀王李慎,唐太宗第十子,聰明好學,被武則天以參與越王李貞謀反殺害。

曹王李明,唐太宗第十四子,在太宗晚年,與庶人串通謀反,貶於黔州,後被逼令自殺。

唐太宗的十四個兒子中,三個早夭,第九子李治繼位,剩餘十個兒子中有九個死於非命,只有第十三子趙王李福因庸碌善終。

唐朝皇子不好當,一不小心就死於非命

李治和武則天又將大唐的王叔王爺們再清算一遍

唐太宗死於非命的九子中有四人是唐太宗直接造成的,有三人是死於兄弟李治之手,兩人是死於武后。

皇家沒有親情可言。

做皇子做王爺並不是好事,你的父親、兄弟都可能是殺你的人。

身為皇子,即使你不去沾染權力,權力也會纏繞著你。皇家就是一張大網,你生在皇家就被這網網羅住,由不得你選擇更由不得你不選。

看看這些王爺,幾乎都是因為謀反作亂被殺,哪怕他並沒有真的謀反,也會被牽連進去而被殺。被殺的不僅僅是他一人,他的那些歸為龍孫鳳女的子嗣也一併遭殃。

開創大唐霸業的李淵和李世民如果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子嗣落得如此下場不知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