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主網上線慘遭以太坊打臉,遺留四大隱患值得警惕

導語:目前,儘管EOS主網成功上線,但其未來發展仍面臨各種爭議和不確定性,並且存在不少隱患和漏洞。

EOS主網上線攪動了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神經。

作為後起之秀,EOS咄咄逼人,全球超級節點競選更是來勢洶洶,甚至一度鼓吹其主網上線後將全面取代以太坊,坐上幣圈的第二把交椅。

EOS主網上線慘遭以太坊打臉,遺留四大隱患值得警惕

但結果卻事與願違,EOS甚至被以太坊啪啪打臉。

6月15日凌晨01:50,歷經波折的EOS主網終於激活上線,但其價格卻不漲反跌,1個月內市值蒸發超3成,截至目前,EOS價格為10.31美元,流通市值為103億美元。而反觀以太坊,在EOS主網上線後,其價格卻一路走高,總市值重回500億美元以上。

事實上,從三點鐘社群創始發起人玉紅指責EOS為最大的傳銷幣,到360宣佈發現“史詩級”高危安全漏洞,再到主網激活前的百萬私鑰被盜事件,EOS在今年上半年頻頻被曝存在各種問題,一直處於區塊鏈行業輿論的風口浪尖。

目前,儘管EOS主網成功上線,但其未來發展仍面臨各種爭議和不確定性,並且存在不少隱患和漏洞。互鏈脈搏根據嚴重程度高低進行了梳理。

隱患一:巨資落入BM口袋 投資者權益難保障 風險值:★★★★★

EOS的ICO放在全球歷史上,可謂是規模最大、耗時最久的一次ICO和區塊鏈融資事件。

據悉,EOS的ICO融資額已經達到42億美元,融資耗時355天。EOS沒有進行私募,直接進行了公募。CoinDesk數據顯示,去年以來,ICO融資額僅次於EOS的項目分別是Telegram、Dragon、Filecoin和Tezos,融資額分別為17億美元、3.2億美元、2.6億美元和2.3億美元。

但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公開募資過程中,EOS既沒有用戶,也沒有產品,其在市場上流通的EOS其實是ERC20體系代幣。並且,EOS募集的這筆巨資既沒有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審計,同時EOS官方也沒有說明募集資金的用途和全部使用情況,使得其屢遭業界詬病。

EOS項目隸屬於Block.one公司,除了4月份媒體公開報道,Block.one拿出超過7億美元資金用在EOS的生態建設外,剩餘35億美元資金去向不明,基本上可以說落入了BM團隊的口袋。

EOS主網上線慘遭以太坊打臉,遺留四大隱患值得警惕

早在去年6月份,EOS就在其官網上發佈的一份對廣大投資人的“事先約定”協議中明確註明,EOS所有代幣募集的資金都歸其開曼公司所有,為該公司收益。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協議還明確表明EOS代幣的任何問題,包括中斷開發、發佈失敗、不承擔運營等,他們都不承擔責任。

這意味著,即便EOS項目中途爛尾,其團隊為期一年募集的42億美元巨資,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將有去無回。

隱患二:安全漏洞百出 風險值:★★★★

EOS另一個備受爭議之處在於基於DPOS共識機制的安全性問題。 比特幣和以太坊基於POW機制下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在POW機制下,礦場需要競爭算力,節點是競爭的結果,因此對於算力的爭奪是公平的,並且他們在成為節點後,不會去黑自己,主動發起攻擊受害最大的是自己。因為要控制整體網絡,算力至少要佔51%,而這個時候控制者的利益和整個網絡的利益是一致的,控制者不至於自己黑自己。

而EOS的21個超級節點很容易被黑掉,其安全隱患主要來源兩方面:

一是來自內部作惡的安全隱患。EOS主網上線前夕,360公司發現的一系列高危漏洞依然令人心有餘悸。在360Vulcan(伏爾甘)團隊發現的安全隱患中,其中部分漏洞可以在EOS節點上遠程執行任意代碼,即可通過遠程攻擊,直接控制和接管EOS上運行的所有節點。

EOS設立的21個超級節點全球有107個節點宣佈參加競選,雖然成功當選超級節點處於自身利益考慮,不會去破壞EOS網絡,但競選失敗的候選者和蹭熱點的投機者就很難保障了,畢竟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

二則是EOS的安全漏洞可能難以抵禦外部的攻擊。由於EOS直接暴露了全部的21個超級節點,這意味著,任何一個超級節點遭到攻擊,對整個EOS網絡的衝擊都是毀滅性的。

6月14日,在EOS主網啟動的關鍵節點,百萬私鑰被盜事件就已經暴露了其暗藏的安全隱患。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百萬私鑰被盜事件可能是用戶在複製粘貼私鑰時,被某些惡意程序監聽,私鑰丟失可能來源於WEB端的安全漏洞問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EOS智能合約引擎的安全性能甚至都不足以預防最基本的DDOS攻擊(分佈式拒絕服務(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簡稱DDOS,很多DOS攻擊源一起攻擊某臺服務器就組成了DDOS攻擊。

隱患三:過於中心化帶來的利益壟斷 風險值:★★★★

EOS引以為傲的21個超級節點和Dpos外化治理機制恰恰是其潛藏的隱患之一。EOS的Dpos機制,選出的21個超級節點的方式並不夠去中心化,比特幣礦場是通過競爭的方式產生的,這是一種市場化的方式,而EOS是權力分配的邏輯,EOS的中心化更加脆弱和危險。

EOS主網上線慘遭以太坊打臉,遺留四大隱患值得警惕

尤其是部分利益集團為了追逐最大的利潤,很可能會犧牲社群的長遠利益,通過合謀操控21個超級節點的生產端或者採用過度增發的手段來大肆斂財,造成利益壟斷。

一旦控制了21個超級節點,就等於控制住了EOS,這與區塊鏈所追求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似乎是相違背的。而另一方面,在部分業界人士看來,EOS在抵抗世界各地的審查方面會存在問題,比如因為節點相對集中,一旦被個別國家政府要求關閉,其也將面臨較大風險。

隱患四:市值被嚴重高估 風險值:★★★

EOS市值是否被嚴重高估,一直是整個區塊鏈行業最核心的爭議點。伴隨著EOS主網上線,這一爭議已經愈演愈烈。

截至目前,EOS的流通市值接近700億元。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EOS的價格與價值已經嚴重偏離,在其ICO尚未結束之前,其市值最高的時候曾超過1000億元。

EOS主網上線慘遭以太坊打臉,遺留四大隱患值得警惕

在EOS質疑者看來,事物的真正價值是由其所能解決的剛需所決定的,以ETH為例,其解決了人們可以發行私人貨幣的剛需,目前80%的幣圈融資都是用以太幣,其已經成為一種融資的計價貨幣,但ETH在最初融資時其估值尚不到2億元,而EOS目前並未解決任何剛需問題,所以其想象空間已經被嚴重高估。甚至有不少看空者直呼,EOS完全是“營銷幣”,BM團隊造概念、圈錢,基本上什麼都沒有,這一切不過是一場鬧劇。

但在EOS的支持者看來,EOS是繼以太坊之後的新一輪財富機會,它將開啟區塊鏈3.0的新紀元。

在他們看來,EOS是目前最好的公鏈之一,執行免費和高速處理是EOS最突出的特點,這兩點使得EOS比以太坊有質的提升,而同時做到這兩點並不容易,這需要系統性的創新,而不僅僅依靠共識算法的改變。並且,EOS最令人值得期待的地方不在於具體的編碼實現,而在於對區塊鏈的深刻理解,以及針對區塊鏈痛點所提出的全新的理念和技術架構。

對於EOS的近700億市值是否被高估,看空者和支持者當前都各執一詞,短期內難見分曉,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目前EOS的市值主要是靠買幣者對未來的高預期支撐的。

此前,全球21個超級節點形成了競選的熱潮,包括EOS高漲的幣價,是因為有“主動營銷者”群體的存在,而這些“主動營銷者”就是EOS超級節點的競選者,以及他們所建立的社群當中的積極成員。但當超級節點競選結束,EOS靠什麼支撐如此高的市值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