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菁莪計劃」——三期夥伴招募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如果你關注社會議題,希望通過研究探索創新的實踐方案;

如果你喜歡思考,又願意身體力行為社會帶來更多美好改變;

如果你懷抱美好理想,期待與靠譜的夥伴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在億方等你!

只要你:

認同億方的使命與價值觀;

關注社會議題,通過積極的研究與實踐探索解決之道;

25-35歲(特別優秀者條件可放寬);

有社會議題研究經歷,在未來3年持續研究的博士人才;

2年以上公益從業經驗,有研究經歷的碩士人才;

再加上:勤奮好學,專注務實,嚴謹客觀,探索創新。

加入菁莪計劃,讓理想活在當下!

【菁莪計劃】

“菁莪計劃”是億方公益基金會2016年發起的公益青年研究人才支持項目,倡導“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理念,支持人本、專業、務實、前瞻的青年人才,通過提高夥伴的研究與實踐能力,共同探索社會的創新與改變。

【您將獲得】

資金資助:每年10萬元,連續3年的研究資金支持;

同伴網絡: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互相支持,共同提高;

導師指導:根據夥伴需求,對接行業專家提供1對1的成長陪伴;

資源對接:主講億方公益沙龍,行業互動,海外遊學...更多內容,由你定義!

菁莪計劃

申請方式

電腦訪問億方官網(www.yifangfoundation.org)——菁莪計劃專題頁面,或手機識別下方二維碼,在線提交初選申請表。(填寫內容較多,手機端多有不便,建議您電腦訪問,在線填寫)

Tips:上一年度進入複選面試環節的申請者,如繼續參加菁莪計劃,可免提交初選和複選筆試資料,直接進入複選筆試環節。(如需更新信息,請將申請表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菁莪計劃

評審流程 & 安排

評審將分為:初選複選終選三個階段

( 我們將通過申請者遞交的申請材料、問卷及面試情況進行評審)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菁莪計劃

資助人數 & 金額

2018年計劃資助10名夥伴;每人每年10萬元,連續資助3年。

我們會將進入複選面試但未通過者的信息放到候選人才庫,次年仍有機會成為資助對象。

往期菁莪夥伴寄語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白鈺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實驗經濟研究所]:菁莪計劃對菁莪夥伴的支持是開放的、支持的,整個計劃能感受到以人為本、助人成功的氣質,在目前的支持項目中獨樹一幟,期待更多夥伴加入,共同學習,以自己的成長和積澱,更好的服務更多的人。

郭婷 [香港社區夥伴]:學習行動研究,腳踏實地耕耘,學習從實踐中提煉知識,再將知識用回實踐中,集合所有能產生改變的知識和人力促進改變的發生,朝向建立一個人性化的世界。

金敏超 [上海紐約大學]:研究和實踐的聯結,星空與大地的交匯,歡迎認真逐夢的公益人。

賴偉軍 [深圳大學]:這裡有指導你快速成長的良師,這裡有陪伴你共同提高的益友,歡迎加入億方菁莪大家庭!

李健強 [壹基金]:菁莪計劃的魅力在於,一群既參與實踐又關照理論的夥伴,在一起自由地交流與碰撞,這是一個蘊含著多種可能性的有趣社群。

梁萌 [北京建築大學]:在菁莪計劃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得到支持,得到滋養,一起向前!

梁自存 [ 清華大學]:公益的生態需要你來營造,公益的知識需要你來共同生產!

劉韜 [新南社會發展中心]:讀書非為己,學問無所私,人群為師,蒼生衣被,持我此志,努力社會無窮期。

劉曉雪 [墨德瑞特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菁莪夥伴大概有這樣的共同特點,他們關心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平,既有思考力,又有行動力。菁莪夥伴又有這樣的差異,關心不同的議題,服務不同的人群,擁有不同的視角、思維方式和方法論。相近之處讓夥伴們成為共同體,差異之處使夥伴們在彼此身上快速學習。這是個值得加入的集體。

盧瑋靜 [中國礦業大學]:尋找一塊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同路人~

孫國嫄 [雲南財經大學]:希望新一期的菁莪夥伴,在這個項目中,能夠收穫同伴的支持、師長的指導,並且身體力行,為公益領域的行動研究出一份力,自助助人!

孫太一 [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菁莪夥伴以及億方的組織者們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人,他們能將微小的細節做到極致,相互之間的關照、支持與賦權也可謂無微不至,令人動容。能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去感受她的溫暖,為她的發展做出貢獻,會是每一個青年人的幸運。

汪婷 [埃森哲/ABC公益研究院]:這是一片思想碰撞的沃土。加入菁莪,未來的三年值得期待!

王群 [印第安納大學]:菁莪計劃既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也是一個能力提升的過程,相信通過三年的研究和實踐,菁莪夥伴們可以給公益領域帶來更多的創新和活力!

許輝 [弗里德里希席勒(耶拿)大學]:對青年研究者來說,菁莪計劃是一個非常友好、開放的平臺,經濟上的支持可以說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菁莪夥伴更是有志者同行,不但實務經驗豐富,而且談笑間有理想情懷,作為第二期菁莪夥伴,歡迎大家報名參加,讓我們的隊伍不斷壯大。三期的夥伴們,我們在等你們。

鄭聰 [社會資源研究所]:相比及時快速的一線行動,公益研究似乎太重太慢;而相對沉潛深耕的理論研究,它好像又顯得過淺過急。行業內支持研究的資源屈指可數,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主流賦予它的價值權重。但無論是在國際同行的發展經驗,還是國內實踐者的成長經歷中,你都能看到公益研究對於實踐進步的切實推動。菁莪計劃是難得的公益研究者交流、學習平臺,希望能與你相聚於此,共同求善、求真。

周如南 [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轉型時代,一群青年公益學人因理念與價值相聚於此,致力於公益研究與實踐的前沿探索。期待新一屆小夥伴加入菁莪共同體,一起來推動美好社會的出現。

周文華 [藍信封]:菁莪計劃,有趣的孤獨的靈魂,終將相遇。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導師團隊(按姓氏排列,排名不分先後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合作機構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Q & A

Q:菁莪計劃對申請人的專業背景有什麼要求?

A:只要您符合項目申請的基本要求,關注社會議題並致力於通過研究和實踐帶來改善即可,除此之外,對申請者的專業背景並無特別限制。菁莪歷屆入選者中,不乏跨專業、跨學科的夥伴,他們為大家帶來不同的觀察視角和觀點。

Q:菁莪計劃對申請人的所在地是否有限制?

A:菁莪計劃歡迎各地夥伴申請參加。由於菁莪計劃致力於推動中國大陸地區公益研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對於海外申請夥伴,我們會希望您的研究或實踐目標在中國範圍。菁莪計劃每期均有1-2位海外夥伴入選,來自不同地區的研究與實踐交流,非常有助於形成菁莪團隊的多元價值。

Q:在讀博士、高校教師是否能申請菁莪計劃?

A:菁莪計劃對申請夥伴的職業身份並沒有特別要求,只要符合35歲以內具有博士學歷並且關注社會、公益議題研究,並願意身體力行參與實踐活動,均可以公益研究人才的身份申請我們的項目。同時,我們對項目需求契合度高的夥伴,會適當放寬申請條件。歡迎大家積極報名。

Q:申請菁莪計劃,對推薦人有何要求?

A:菁莪計劃每位申請者將提供2位推薦人信息,分別為有一定公益實踐經驗和研究經驗者。對於進入複選筆試的申請夥伴,將會提交推薦信;對於進入專家面試的申請夥伴,我們將會與推薦人溝通,瞭解夥伴的具體情況。因此,推薦人需要對申請夥伴有一定了解,願意為夥伴在各申請環節提供支持。

Q:菁莪計劃的資助與高校科研課題資助的區別?

A:菁莪計劃是定位於人才支持的公益項目,關注人的成長與發展。議題研究是資助方式而非最終目的。菁莪計劃希望通過公益研究人才能力的提升,推動行業研究的發展與實踐的改善。同時,菁莪計劃為夥伴提供資金外的多種資源,全面促進夥伴的成長與發展。

Q:菁莪計劃入選者需在項目中投入多少時間精力?

A:菁莪計劃除研究所投入的時間、精力外,參與項目各類活動會每年佔用您約1個月的時間,活動內容包括公益沙龍、夥伴聚會、遊學等,我們希望菁莪夥伴在自我成長的同時,也為公益行業提供支持。活動時間將盡量安排在週末或晚上,但不排除佔用工作日的情況,需請各位夥伴理解、協調。

Q:菁莪計劃提供除資金外的哪些支持?

A:菁莪計劃秉承“以人為本,助人成功”的資助理念,對於入選的菁莪夥伴,除提供連續3年、每年10萬元的研究資助外,億方還將為夥伴提供能力建設支持、搭建同伴學習網路、對接研究所需的各項資源以及參與億方的各類活動。當我們承諾所有的資源提供均以夥伴實際需求為前提,絕不會強加增添夥伴負擔。我們尊重夥伴對每一種資源的選擇和使用。

- END -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2018年「菁莪计划」——三期伙伴招募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