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哪一部?

  • 點擊右上角【關注】微課知識共享頭條號,私信回覆“微課”
    ,贈送您國學課堂全網精品微課(定期更新)~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哪一部?

《永樂大典》是明代永樂年間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明成祖即位後,即令解縉等人修書,首成於永樂二年(1404年),初名《文獻集成》:明成祖過目不甚滿意。於次年再命姚廣孝、鄭賜、劉季篪、解縉等人重修,啟用了南京文淵閣的全部藏書,於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進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後又清抄至永樂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書。《永樂大典》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是一部規模空前的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

《永樂大典》修成後,未能付之刊印,僅抄錄一部,藏於皇宮。嘉靖末年抄寫成副本,而正本卻就此失蹤。副本《永樂大典》在清代收藏不善,陸續遺失。近代更是被八國聯軍焚燬、劫掠。現在嘉靖副本《永樂大典》在全球範圍僅存400餘冊,其中223冊存藏國內,國家圖書館館藏221冊。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哪一部?

《永樂大典》彙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000餘種典籍,除了著名的經史子集,還有哲學、文學、歷史、地理、宗教、醫卜等各類著作,包羅萬象,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它比著名的《不列顛百科全書》成書年代早了300多年。此外,《永樂大典》收錄了許多後世已經殘缺或佚失的珍貴書籍,如《薛仁貴徵遼事略》、宋本《水經注》等,其所徵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錄原文,保存了許多寶貴的文獻的原貌,所以人們稱其為“輯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寶庫”。

《永樂大典》的編排方式非常科學,有點類似於今天字典的拼音檢字法,只是當時依據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韻》。其體例是“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說,每個韻目下有很多單字,每個單字下分列與之相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文詞曲等各方面否內容。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哪一部?

《永樂大典》不僅篇幅巨大,收集廣泛,而且繕寫工整,書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筆以楷書寫成,每半頁八行,大字佔一行,小字抄成雙行,每行28個字;《永樂大典》中還有許多精緻的插圖,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繪製圖形,形態逼真,書為硬裱書面,由粗黃布包著,典雅莊重,被中外專家學者視為罕見的珍品

—— END ——

歡迎關注【微課知識共享】頭條號,一起升級知識系統~歡迎大家交流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