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斑雞蛋有沙門菌,吃了會中毒?

長斑雞蛋有沙門菌,吃了會中毒?

近日,網上熱傳一個實驗視頻:一枚帶斑雞蛋在實驗室裡被檢測出含有沙門菌等細菌。

這可嚇壞了阿姨大媽們,日常生活中,帶斑的雞蛋可不少見,莫非真是含有沙門菌,吃了中毒了都不知道?

长斑鸡蛋有沙门菌,吃了会中毒?

(視頻截圖)

好好的雞蛋為啥會長斑?

雞蛋帶斑就是感染了沙門菌?

食用長斑的雞蛋真的會引起食物中毒嗎?

一起來了解!

雞蛋為啥會長斑?

長斑雞蛋還能吃嗎?

长斑鸡蛋有沙门菌,吃了会中毒?

長斑雞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們常見的蛋殼表面出現的肉眼可見可觸的褐色斑點,有的斑點甚至稍微凸起,又稱為雀斑蛋;另一種是蛋殼底層表現出的肉眼可見、色澤深暗的水印狀斑點或條帶,又稱為暗斑蛋或底斑蛋。

第一種情況其實只是鈣和蛋殼色素分佈不均勻。從雞蛋形成過程來看,蛋殼和顏色的形成與雞蛋內容物的形成處於不同階段,這些斑點對雞蛋的營養品質並無影響。最重要的是,這種雀斑的形成與致病菌的汙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第二種情況是,蛋殼內部有暗斑。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和結論認為,暗斑的出現對雞蛋本身的品質並沒有顯著影響,與致病菌的汙染也沒有必然聯繫。

除了這兩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會讓雞蛋長斑。

雞蛋存放時間過長之後蛋殼出現斑塊,這種情況下就很可能是感染了細菌等。如果斑塊大,對應點的蛋白也應該感染了,最好不食用。這種雞蛋雖然不是沙門菌造成的暗斑,但是不安全的,不能食用。

雞蛋帶斑就是感染了沙門菌?

长斑鸡蛋有沙门菌,吃了会中毒?

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雞蛋上常常帶有雞糞,所以容易被沙門菌汙染;但沙門菌和有無斑點並無必然聯繫。

有斑的雞蛋不一定有沙門菌,飼料、環境、營養等因素才是造成蛋斑的主要因素。同樣,被沙門菌感染的雞蛋也不一定有斑。

而且,我國雞蛋中沙門菌的汙染率非常低,食用雞蛋感染沙門菌的風險很低。

沙門菌的危害與預防

长斑鸡蛋有沙门菌,吃了会中毒?

雖然我國雞蛋中沙門菌的汙染水平很低,但是沙門菌作為一種最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它可引發急性腸胃炎,典型症狀包括髮熱、腹瀉、嘔吐等,病情可持續4至7天,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但是,沙門菌對熱耐受力較差,100℃立即死亡,70℃經5分鐘、65℃經15到20分鐘、60℃經1小時可被殺滅。

因此,我們在食用雞蛋或其它食物時可以通過充分加熱殺滅可能汙染的沙門菌,保證我們的飲食安全。

同時,廚房加工過程中應注意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這樣便可有效預防沙門菌的感染。

雞蛋在儲存、食用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长斑鸡蛋有沙门菌,吃了会中毒?

消費者儘量購買新鮮雞蛋,買回後不要長久放存,

冷藏不超過一個月,室溫不超過半個月。雞蛋怕熱、怕凍,最好冷藏保存在清潔、無異味的地方,鮮蛋也不可洗後再存放

雞蛋表面不僅僅可被沙門菌汙染,也可能被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其他致病細菌汙染。一般情況下,應儘可能烹製熟透後再食用,不建議食用生雞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煮蛋一般在水燒開後小火繼續煮5~6分鐘,即可充分殺滅致病細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