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系青年到三和大神,我們會像日本一樣,進入低欲望社會嗎

在城市化不斷推進,房價越來越高的情況下。

人們的價值觀也變得越來越多元,有努力拼搏向上爬的。

也有安然自得、順其自然的,這一部分年輕人,我們稱之為“佛系青年”。

還有一小部分人,完全放棄了努力,過一天算一天,這一部分年輕人,就是人們口中的“三和大神”。

本來一個社會呈現多元的價值觀,是經濟發展的和社會進步所產生的正常現象。

從佛系青年到三和大神,我們會像日本一樣,進入低慾望社會嗎

但是,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我們也注意到一個現象。

日本社會的年輕人,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去拼搏,去奮鬥。

同時,無論日本政府如何刺激,這部分人就是不多消費。

他們流行的生活方式是“極簡主義”,將自己的生活壓縮到最簡單的狀態,完全沒有多餘的消費。

這種現象多了,日本現在也被他們自己冠上了“低慾望社會“的標籤。

在網絡社會,一個手機就能夠讓一個人玩上一整天,而且不會覺得無聊。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消費的慾望,自然也就降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