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分析图解

永字八法分析图解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传说他曾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

在许多年以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从此“永”字八法便一直传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关于永字八法还有许多故事,咱们就不一一探究。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浓缩了楷书的基本特点,也是楷书中最典型线条变化形态。

其中: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又如高山坠石);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又如千里阵云);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如人之踢脚);

(5)提为策(也为挑,有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窄,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