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素抱朴,才是人生至境

人需拋棄自己引以為傲的聰明機巧,拋棄自私自利的貪圖之心。如果人人皆能如此,便不會有作奸犯科的盜賊,即所謂的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如果將這種觀念歸納到生命理想中,便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是聖人超凡脫俗的生命情操,佳質深藏,光華內斂,一切本自天成,沒有後臺的刻意造作。

做人素抱朴,才是人生至境

人生下來都很樸素,很自然,由於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以及種種原因,把圓滿的、自然的人性雕琢了,刻上了許多的花紋雕飾,反而破壞了原本的樸實。因此,不要刻意雕琢自己本性的稜角,要保持住生命中最樸素的東西。

做人素抱朴,才是人生至境

大浪淘沙沙盡,沙盡之時見真金,大多數人都在浮華過後才意意識到本色的可貴。質本潔出,不要讓塵世浮華沾染了原本純潔的心靈。玉不琢,不成器,但有時,人應該成為一塊拒絕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單純、善良、樸實的東西。不要讓外在的雕飾破壞了自然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