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爲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馬雲:很多人講炒股,記住,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投資是你要對(資金負責),我們現在很多人買股票,從來不問別人,連公司做什麼生意都不知道,反正聽張三說要漲他就去買,那是肯定要死的。投資要研究多少東西啊,對不對?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新作為——創客好時代”上做了主旨演講,馬雲認為,在經濟好的時候,賺錢的企業不叫企業家,就像股市牛市的時候,你賺到了錢別把自己叫投資者,你只是炒股而已。大浪褪盡,依舊在那兒的,那才叫企業家。馬雲還告誡浙商:“我希望,浙商永遠不參與任何行賄,如果我們的會員參與行賄,就清除出去。這個代價不能再讓我們的下一代去承受,再去拼這些東西。”

靠炒股票成為有錢人,這種想法靠譜嗎?

很多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尤其是對於才瞭解股票的年輕人,都會對股票有著過高的期待。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實際上“炒股”也算是一種技能,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升能力,沒那麼神話,也沒那麼可怕。通過炒股完全有可能增加個人財富,最終能不能變成有錢人,沒有人敢保證,這不僅要看你的運氣,還要看你的天賦,可以說與工作,創業沒有什麼不同。

股票投資難度不低,多數股民欠缺專業知識。然而,由於股票投資的門檻要求並不高,很容易被人忽略其中的難度。

​在股市裡一直流傳這麼一句話:七賠二平一賺。尤其在中國股市能賺錢的絕對不超過5%,其實本身炒股就是一種投資行為,而很多股民炒股也是一種投機行為,很多人認為炒股賺錢快,動動手就能有高額的收益,可是理想很豐滿,顯示卻很骨感。要知道世界上的財富分配都是遵循二八法則。百分之二十的人分享著百分之八十的蛋糕,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爭搶那百分之二十的蛋糕。依據這個法則,我覺得也就不難理解十人炒股九人虧了。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炒股的都是聰明人,掙不到錢或者賠錢,不是因為大家太笨了,而是因為大家太聰明瞭。股市裡從來都是笨人掙聰明人的錢,也許大家不服氣,更不相信有這回事存在。

我們來看看例子:

《短線交易秘訣》的作者:拉瑞_威廉姆斯掙錢的方法就是:“坐、等”兩字秘訣,他說他曾多次忍不住進場操作的衝動,但每次衝動都讓他賠錢,賠錢賠得心痛了,再次安心用原先的本方法掙錢。他說,他百萬美金的利潤都是等來的,就是這樣,等來的。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傑西·利佛莫爾一生經歷三起三落,作為一名美國交易史上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的他最終還是在憂鬱的困擾下選擇了自殺,自認為一生是失敗的一生。他掙錢其實也是靠的裝死大法,通過睡覺控制自己交易的慾望和衝動,從而避免失敗而放飛利潤,因此而成功,可惜他還是太聰明瞭,聰明得控制不住自己交易的衝動,最後給自己製造了一個悲劇。

投資者怎麼調整炒股心態,作為一個合格的股民,應該有好的心態。不管是在牛市還是熊市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樣的話才可以在波濤洶湧的股市裡獲取自己的收益,那麼投資者怎麼調整炒股心態?下面隨著小林一起了解一下。

一個人炒股如果一直在賺錢,叫他有個好心情是可以,但是不能磨練出好的心態,所謂的好心態只能是在虧損中總結出來的。

人對不好的事物有牴觸心理,比方你讓恐高的人站在30層樓的窗戶邊,讓密集恐懼症的人看密麻的東西,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牴觸心理接連出現恐懼感。

炒股一樣,當你資金出現由小到大的虧損時,你的心境也是跟隨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很多人經歷幾次都承受不了,何況在股市每天賺賺虧虧都是常事。這也是提倡為什麼做投資儘量用閒錢,因為這些錢影響不了你的生活,相應的你投資時心態也比有壓力的人輕鬆。而大部分人拿著生活的錢或者帶上槓杆來炒股,註定大部分人很難養成良好心態。

建議,成立一套交易體系,按規則辦事,有法可依的跟進交易規則買賣,從虧到小虧到保本再到小賺而後大賺,跟隨體系起伏才能形成良好心態。否則盲目的買賣只能導致心情起伏不定,容易追漲殺跌。

1.股市裡不會掉餡餅

以為股市裡到處都是鈔票,可以隨便獲取,那是幼稚和天真,或者是頭腦發熱的表現。股市裡只有被套和割肉,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人頭腦清醒,所以永遠不會被套。“天上掉鈔票我不會彎腰,因為天上連餡餅都不會掉,更別說掉鈔票了。”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天上不會掉餡餅,股市更不會掉餡餅。有人忠告,“當別人忽悠你股市會掉餡餅的時候,你就永遠記住‘股市媒體的天職是服務於銷量,而教授的天職是服從於媒體,永遠不要相信他們。’”要相信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在股市關鍵時刻要“大義滅親,說翻臉就翻臉”。“炒股和賽車一樣,有時候要停,有時候要衝,不要永遠想著衝那樣會撞死的。”

2.賭博心理太重 人容易失去理智

在美國這樣成熟的股市裡,股民年換手率也就是百分之百。而在中國這樣極其不成熟的股市裡,股民年換手率卻達到百分之一千二,這就充分說明我們的廣大股民都是在進行短線投機,在股市裡搞所謂的“賭博”活動,而不是在做投資行為。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中國人賭性是很大的,你看國外的賭場,除了英語說明,就是中文說明。但是這種賭性一旦進入股市,就容易產生悲劇,而不是喜劇的效果。什麼是賭徒心理?特別是在輸紅了眼的時候,往往六親不認,只有如何“回本”,可是在沒有理智的情況下,只能越賭越輸。

賭博心理,那是變態的心理,就不是正常的心理。用這種心理去炒股,肯定是賠的時候多。什麼公司業績,什麼技術分析,什麼風險,賭徒們根本不考慮。

3.牛市股票為王 熊市現金為王

從2000點到5000點的時候,人們興奮地高唱《死了都不賣》這一首歌。因為那是在牛市,在牛市裡堅決不空倉,這是正確的操作方法。即使出現小幅的調整,也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倉位。或者說,每一次調整,都是低吸的好機會。但是核心問題是,這樣的操作只能在牛市。不管你是天才還是傻子,在牛市堅持就是勝利。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從5000點到2600點,有誰還在唱《死了都不賣》?恐怕要唱《不賣就得死》。因為一進入熊市,愼死多。那些死了都不買的人,只能死得更快。如果有機會,也只能短進短出,快進快出。

你必須明白你現在是在牛市,還是在熊市?“在沒有見到大底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妄動。不變應萬變!相信一個發展中國家不會永遠是熊市!

4.擁有健康的炒股觀念

股市的波動是有周期性的,在牛市你要去戰鬥,但是在熊市就要休息和學習。“急於扳本、急於贏快錢、借錢炒股”等行為是熊市的大忌。在熊市如果你想戰鬥,只能“盯著少數你熟悉的雙重超跌的長線莊股來回打游擊。” 堅定“現金為王,短線為王,超跌為王,大量為王”的信念,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好機會。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為什麼好多人死在熊市裡?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炒股觀念有問題,因為觀念出現問題,所以影響他們的操作策略。有人智慧地建議想在熊市裡戰鬥的人們:“以目前點位為參考,‘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漲拋硬幣看賣不賣’,‘小跌不買,大跌小買,暴跌再買’。”

有人說,窮人不是窮在知識和技能上,而是窮在錯誤的觀念上。有人說,股民不是輸在知識和技術上,而是輸在錯誤的觀念上。

5.為什麼越跌越麻木

“股票行情不好,人的心情就不好。特別是大盤跌久了,跌深了,就容易把人跌麻木了。對被套住的投資者,只有行情起來了,才能有效減輕大家的痛苦,才有給大家帶來幸福的生活!”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我們應該相信:“即使大盤再低,中國的股市也不會垮塌!”“繼續看空,或不管不顧的斬倉割肉”實際上是心態不好的集中反映。長期看好中國股市,絕對有機會。有人說得好:“現在股票暫時套在裡面,賬面上是虧了,但如果行情來了,虧的錢還會回來。這好比你的錢暫時被人借走了,到時候人家還會還給你,甚至連本帶息還給你!2007年的大牛市,不是一度將中國股市中的勞苦大眾全部解放出來了嗎?!”

遇到股票行情不好,要麼暫時離開股市,否則越看行情或者K線圖,就越會悲傷。越是悲傷,越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要麼買定離手,一直持有做箇中長線!並要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6.樂觀面對股票被深套的局面

大盤下跌,你痛苦,我痛苦,被深套的股民大家都痛苦萬分!套住了肯定痛苦,沒有不痛苦的。如果痛苦是一個人的話,那麼痛苦的感覺就會放大。如果感覺與自己一樣痛苦的人有成千上萬,那麼個人的痛苦就會減輕,這是典型的“生理反應”。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散戶為什麼只能被“割韭菜”

有人形象地說“你現在套住的股票,其實就是你借出去的錢。但是借你錢的人,必需是講信用,有能力賺錢的人,這樣才能還你錢!如果不是?那也是很危險的。所以選股、持股、換股,非常重要。”因此,除了檢查股票被深套的原因,關鍵還要檢查被套股票的質量如何。

選股選得好可以抵抗熊市。如果被套的股票質量不好,屬於盲目買股衝動的結果,這時候必須小心,等待好的機會,堅決地拋售換好的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