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密者》:社會派電影作者邱禮濤的又一次怒火

《洩密者》:社會派電影作者邱禮濤的又一次怒火

一直很喜歡邱禮濤的個性,這是一個在電影創作中活著很自我的電影導演。二三十年過去,從《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等候董建華髮落》到《性工作者十日談》等電影,邱禮濤向來善於在複雜多變的現實中找到有趣的題材和角度,並且拍攝出即使不是大投資然而對於觀眾來說印象極為深刻的電影。

《洩密者》:社會派電影作者邱禮濤的又一次怒火

《洩密者》再一次證明邱禮濤犀利的全才商業電影的代表人物,對於超級公司的左右手互博、唯利是圖的嗜血屬性有著鮮明階級立場的怒火沖天。《洩密者》如同19世紀的社會小說,是21世紀動作+陰謀+懸疑+親情的題材,吳鎮宇、張智霖、佘詩曼、周秀娜、鄭則士、李燦琛等一眾演員,與導演一起塑造了鋼鋼的純港片感覺,同時對於《21世紀資本論》和現代傳媒有著很深刻的詮釋。簡單地說,《洩密者》就是《伊波拉病毒》和《v字仇殺令》的憤怒版,邱禮濤用電影來寫他的陰謀論議論文。

《洩密者》:社會派電影作者邱禮濤的又一次怒火

電影的名字是《洩密者》,自然會讓人好奇誰是這個洩密的人,秘密又是什麼,帶著這個疑問看完了全片,導演在影片結尾時才揭曉了迷題,且劇情的反轉非常出乎意料,但仔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這也就是導演的高明之處,每次當你覺得自己已經快知道真相的時候劇情一下子突轉,之前以為的好人變成了壞人,猜不到真正的幕後是誰,一步步被帶進導演設計好的劇情裡隨著跌宕的情節慾罷不能。影片別出心裁地從一個新型傳染病的擴散入手,開頭就是一群全副武裝的人士散播了一批有毒蚊蟲,讓人不禁疑惑是誰在背後操縱,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而新聞記者的死亡與藥業公司兒子的自殺更是讓觀眾陷入不安與疑雲之中,即使生與死也有別的解釋,以為的真相再次被推翻,觀眾的好奇心已經逼近高峰,此時實在是感嘆導演技巧的嫻熟與高明,在整個觀影過程中始終都能把觀眾的情緒調動在高處。

《洩密者》:社會派電影作者邱禮濤的又一次怒火

除了對劇情推進的精準把控和對懸疑的步步拿捏,作為一個港味濃厚的犯罪懸疑片,動作場面自然是不可少的,而影片裡的槍戰、追車、綁架等極具視聽刺激性的動作情節也沒有讓觀眾失望。而影片中一些血腥暴力的鏡頭,比如藥業公司兒子上吊自殺的主觀鏡頭,其妻在爆炸現場身亡後焦黑色的帶著戒指的手特寫,都讓人忍不住高呼這確實是曾被稱為港產cult片宗師的邱禮濤的作品,這種簽名式地帶有濃厚導演個人風格與趣味的鏡頭已經成了一種獨有的標籤,讓觀眾在捂眼被嚇到的同時卻又不禁大呼過癮。

《洩密者》:社會派電影作者邱禮濤的又一次怒火

真相是理解影片的關鍵詞,併成為聯繫人物的紐帶。新聞記者的職業操守便是對事實真相的報道,記者對瘟疫及藥業集團黑幕的關注引來了殺身之禍;警察的職責同樣是對案情真相的還原,吳鎮宇與張智霖在探案中逐漸接近了事實本身;“洩密者”同樣是對真相的揭露,藥業界一系列黑幕均由之爆出。同樣,AMANAH藉著瘟疫大搞事情,對犯罪黑幕的遮掩也構成了真相的另一維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多處虛擬影像的還原同樣也構成了真真假假的思辨高度。《洩密者》中,尋找真相成了故事一路推動的引擎,技術的影像呈現與人性的複雜執拗遙相呼應,同構了一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的美學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