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失敗,項羽渡過烏江,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西楚霸王”項羽,霸氣側漏,一生征戰,威震天下。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更是留下不朽的輝煌戰績。這樣的英雄最後卻因為不肯度過烏江而自殺,實在是令人惋惜。歷史上對項羽渡過烏江能否東山再起爭論不休。杜牧 的《題烏江亭》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表明項羽當年渡過烏江肯定能東山再起。王安石的《題烏江項王廟詩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捲土來?表明項羽當年渡過烏江也於事無補。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項羽渡過烏江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垓下之戰失敗,項羽渡過烏江,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項羽馮紹峰

第一,項羽當年如果真的渡過烏江順利到達江東。你想想劉邦的60萬大軍能讓項羽在江東有喘息的機會嗎?雖然劉邦當時沒有那麼多的船,可是劉邦60萬大軍造船的速度會比項羽再次組織起義軍的速度慢嗎?顯然,項羽剛到達江東劉邦的大軍就渡過了烏江,開始在江東攻城略地,直到找到項羽為止。

垓下之戰失敗,項羽渡過烏江,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劉邦

第二,項羽順利到達江東,能憑藉自己的威望在短時間內組織起一支義軍。可是又能有什麼用呢?他面對的對手還是韓信,並且和垓下之戰一樣,相同的情景,相同的兵力對比。項羽是勇戰派的代表人物,生性喜攻不喜守。項羽打閃擊戰是無敵的存在,可是打防守戰可不是那麼的厲害。根本敵不過韓信的絕對兵力優勢。

第三,項羽之所以在烏江邊揮刀自刎,可能有這幾點原因。1.項羽本來就不想渡過烏江,他的心已死,只想在自己死之前能痛痛快快的殺一場。所以他命令士兵下馬步戰,以捍衛軍人的榮耀,可能是他殺了300多漢軍之後覺得沒意思了,所以就揮刀自刎了,否則漢軍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了?2.當時虞姬已死,(項羽自始至終對天下沒有興趣)像霸王這樣重情重義的人可能已經覺得自己心愛的女人已死,自己活著也沒有意思了,於是就抱著必死的決心痛痛快快的殺一場。3.當時霸王可能也想過,如果自己渡過烏江,便會給江東的百姓帶來滅頂之災。反正自己也沒有爭天下的興趣,誰做天下主不一樣,只要能為江東百姓帶來和平就好。

垓下之戰失敗,項羽渡過烏江,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韓信安志傑

綜上幾點,霸王不過江東可能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對天下人和江東父老來說,更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裡補一句題外話,要是項羽奪的得天下。雖然在經濟建設上可能趕不上劉邦,但是至少在軍事上絕對是無敵的存在。項羽得了天下,就不會有後來的白登山之圍。可能匈奴臣服於中原就不用等到漢武帝時期了,項羽定會叫他們認識到誰是天下第一戰神。寫了這麼多項羽的戰爭事蹟,真是掉到了項羽坑裡了,原諒我這個項羽粉。

下一張我們講一講一個比較文縐縐的文章,解答一下天下第一行書的一個千古謎團。大家記得關注收看啊!

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可以關注並私信我,大家一起討論。有什麼不懂得歷史知識也可以問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