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燈的故事

一盞燈的故事

一盞燈的故事

每到暮色時分,漫步於武威城,從天馬湖邊到海藏溼地公園,整座城市籠罩在五顏六色的燈光之中,“不夜城”的曼妙身姿若隱若現。

上世紀80年代初,“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曾是一代人的夢想。就照明用的燈,從最初昏暗閃爍的煤油燈、蠟燭到明亮的白熾燈泡,再到如今每家每戶都在使用的節能燈、LED燈,不同燈在每家每戶的使用,就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生活的變遷。也正是因為有了各式各樣的燈,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多姿多彩,充滿了無限遐想。

近日,幫親戚裝修新房的李明發現了一個現象,雖然親戚家在農村,但是裝修新房毫不遜色於城裡人。“他們的新房裝修在村子裡算是要求高的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婚房裡的幾盞燈了,房間正中間裝了一盞玻璃花燈,床頭兩側裝有兩盞壁燈,房間的角落裡還放了一個梳妝檯,鏡子上面有一盞鏡前燈。”李明說,記得小時候,每家每戶的每間屋子裡,都只裝一個白熾燈泡,條件好點的在客廳裝一盞日光燈管,有時遇到停電,就只能點蠟燭了。冬天傍晚放學走在鄉間小路上,天黑下來,遠遠看去村子裡都是星星點點的燈火。而現在,變化有這麼大,回想起來真是感慨萬千!

“雖然我是80後的,但至今能清晰記得,小時候家裡停電了,在昏暗的蠟燭下,趴在桌子上寫作業,頭髮被火苗燒焦的情景,點上蠟燭時不時光線就暗了,還得用剪刀剪一下燈芯。”李明告訴記者,如今,什麼東西都是隻有最好沒有更好,尤其是燈具。以前就想著,用上電燈已經很幸福了,沒想到後來,日光燈也普及了,再後來,又有了節能燈。這幾年,更不得了,各種樣式色彩的LED燈又節能又漂亮。“現在開關也不是拉線開關了,臥室都換上按鈕式開關,床頭裝一個,房門口也裝一個,客廳裡裝的大燈還是遙控的,走廊裝的燈都是聲控燈。回到家裡,想找半截蠟燭都已找不到了,家裡一年到頭都難得停一回電,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勁兒。”

一盞燈的變化,是改革開放40年老百姓生活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燈除了越來越亮,也更加漂亮了,生活越來越美了。尤其近幾年,街道亮了,城市中的景色也亮起來了。生活中的燈,照亮了我們的生活;改革開放的明燈,同樣照亮了我們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