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新高一、准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深度解讀:新高一、準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2018年自主招生已經全面告一段落,縱觀2015、2016、2017、2018四年高校自招申報人數年年陡然攀升的數據,說明考生與家長對升學途徑的選擇越來越重視了。

深度解讀:新高一、準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為此,小編對今年高校自招招生條件做了系統的梳理分析,這些信息對目前的準高三以及高二高一學生提前做自招準備、在一到兩年後擇校報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建議大家收藏後認真閱讀研究。

2018自招對五大學科競賽獎項要求彙總

深度解讀:新高一、準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報考點撥

理科類競賽獎項是自主招生報考的主流條件,參與考生人數多,認可高校數量也多。本文對理科類競賽獎項考生的報考建議將從獎項等級(國家級、省一、省二、省三等)的維度進行。

1國家級獎項

國家級獎項(即全國決賽獲獎者)屬於五大學科奧賽最高等級獎,獲獎者多在賽事決賽現場已有簽約。報名條件中要求國家級獎項的只有北京大學。雖然清華大學對獎項等級沒有明確說明,但結合往年實際情況,清華和北大的招生條件基本相似。

至於其他等級層次獎項的考生,如綜合成績優異,也可以做嘗試報名,但須做好保底學校的選擇。同時,建議此類考生,重點關注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和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

2省一等級獎項

省一等級獎項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可選擇的學校非常多。結合今年高校簡章要求及往年具體情況,現做以下報考建議:

(1)綜合成績優異,省一推薦報考高校:華東五校:上海交大、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均可報名嘗試。這類高校對考生綜合成績要求也非常高。此外,值得說明的是今年復旦大學報考獎項條件有降低,估計報考人數會較多,競爭壓力大。

(2)綜合成績較好,省一推薦報考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3)省一可推薦的性價比較高院校:北理工、哈工大、天大、廈大、四川大學等。

3雙省二等級獎項

認可雙省二等級獎項(即獲得2個不同科目的理科競賽獎項)的學校有廈門大學和天津大學,這兩所學校屬“中堅九校”梯度學校,性價比較高。

4省二等級獎項

(1)強烈推薦:西安交通大學,這是一所性價比非常高的學校、自主招生專業好、錄取優惠幅度大,最重要的是高考錄取分數線不高。如果對地域沒有特別的傾向性,建議重點關注。

(2)理工類重點推薦:華中科大、中南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等。

(3)財經類重點推薦:中央財經、西南財經。

5雙省三等級獎項

認可雙省三的高校有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

6省三獎項

要求省三等級獎項的學校相對而言,層次等級不是那麼高,但其中也不乏許多專業強校。推薦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當然,諸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屬於熱門學校,獎項要求低,勢必競爭壓力也很大。

7特別說明

武漢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中對競賽獎項要求說明較為含糊,如果家長關注武漢大學,建議可重點參考武大2017年簡章條件做綜合評估。

2018自招對文科類競賽獎項要求彙總

深度解讀:新高一、準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報考點撥

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簡章中雖然對人文類競賽獎項等級有說明,但對具體賽事中文科賽事卻鮮有提及,往年的主流文科類賽事(如:新概念作文、創新作文等)受到冷落。

在此,提醒廣大家長和考生,報名條件中不提及並不等於就一定沒有機會。如果對某所高校比較心儀,建議對照高校2017年簡章條件做參考,做嘗試報名。

往年含金量較高文科賽事:新概念作文大賽、創新作文大賽、語文報杯、葉聖陶杯、北大培文杯、創新英語、中學生英語能力大賽等。

2018自招對科技創新類賽事獎項要求彙總

深度解讀:新高一、準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報考點撥

通過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可以看出,科技創新類賽事獎項逐漸成為下一個香餑餑,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60%以上高校都認可科技創新獎項,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中學生電腦製作大賽等。

另外,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也有華中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學校認可。

特別提醒:對於科創類獎項,按照往年慣例,國家級及以上獎項才更有競爭優勢,請廣大家長和考生報考時務必做全面評估。

2018自招對專利、論文要求彙總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仍有約50%的高校招收發明專利、論文出版等特長潛質的學生。但對比往年,高校對發明專利、論文出版等的要求更為嚴格苛刻。建議低年級家長和考生如準備走自主招生路線,提前做好規劃和安排。

深度解讀:新高一、準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2018自招對綜合或單科成績要求彙總

深度解讀:新高一、準高二、高三學生如何準備高校自招?

是什麼決定了自主招生初審通過率?

據研究發現,高校自主招生初審主要審核考生報考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考生報考條件審核、高中階段相關學科成績,以確保選拔出符合高校要求的優秀人才。

這裡三個主要審核指標同等重要,一個環節不符合要求都會直接影響初審結果。

1報考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主要審查考生報名材料是否齊全,是否按要求提供。

這就要求考生和家長在準備報名材料時,尤其注意高校特殊要求,如:報名表、成績信息等材料是否要求中學蓋章或審核人親筆簽字,自薦信是否手寫或本人親筆簽名,郵寄材料是否按照順序裝訂或明確不讓裝訂等。

另外,對於考生的學科特長一定要提供直接的獲獎證書或、成績證明等,高校無法查證的資料會直接影響初審。

2考生報考條件審核

主要審查考生提供的獎項等學科特長證明材料是否符合高校報考條件,並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進行評審。

一般高校內部會設置一套審核標準及評分規則,根據考生提供的證書獎項、綜合成績及其他學科特長證明材料進行打分,最後根據一定比例劃定初審通過人數。需要注意的是,各個高校具體審核機制會有所不同。

重要提醒:獎項符合要求不等於百分之百能通過初審。高校自主招生選拔是優中選優,同等獎項等級中綜合成績優秀或者有其他特長證明材料的考生,更容易通過初審。如果當年報名人數較多,優質生源增加,自主招生初審門檻自然會變高。

另外,如果考生的獎項高校自主招生簡章中沒有明確認可,考生也可嘗試報考,但有一定風險。

例如:武漢大學發佈的《2017年自主招生部分考生申訴和舉報核查結果通告》中顯示“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國家一等獎並不符合我校報名優先條件。評審專家也對此進行了肯定,並給予了相應分值,但在最終按分數排名時,未能進入錄取名額之內。”

但是也需注意,即使是高校沒有明確說明的獎項,也不代表沒有機會通過初審。

例如:2017年浙大招生簡章只提到對五大學科競賽等級要求說明,但是最終還有一批考生通過論文、專利發明、青科賽等獎項通過初審。

這就需要家長和考生了解高校往年的初審情況,如:浙江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高校會明確說明考生是通過哪些獎項拿到初審資格,這類高校可以重點研究參考。

3高中階段相關學科成績與報考條件的相關性

一方面,審查考生學科特長與報考專業相關性。

例如,在武漢大學發佈的《2017年自主招生部分考生申訴和舉報核查結果通告》中顯示“該生雖在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二等獎,但在高中階段未能獲得任何全國(或省)數學類聯賽二等以上的獎項,因此該生在數學學科的特長顯現並不明顯,數學類自主招生材料審核不通過有效。

重要提醒:考生應儘量報考與學科特長相關的專業,尤其是具有科創類獎勵或論文發表類考生。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會審查考生提供的獎項科目,高中階段考試成績是否達到要求。

雖然大多數高校自主招生簡章中沒有明確說明對考生高中各學科考試成績的要求,但是從學校實際招生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可能會有相應審查。

例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初審工作程序和具體標準:以學科競賽獲獎報考我校的,對其高三階段模擬考試相應科目的單科成績均分劃定了合格標準;無模考成績的,以高三期末考試成績為準。

具體單科成績標準為:數學125分(150分制)、物理85分(100分制)、語文125分(150分制)、英語130分(150分制)。對於非採用150分制或100分制的,在審核中折算為相應標準。

重要提醒:高中階段學習成績是自主招生初審主要參考指標,以上二、三兩項審查指標都涉及,尤其是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和第一次模擬考試。

影響自主招生初審的具體指標

從上文可以看出,影響高校自主初審的因素,主要存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考生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格性;

(2)考生獎項是否符合條件,考生成績是否優秀;

(3)考生獎項與報考專業的相關性;

獲得化學競賽、生物競賽、論文、專利、科創類競賽等考生,一定要提前瞭解高校對獎項、專業是否有限制,為提高初審通過率,最好選擇相關性專業。

(4)當年報考該校的考生人數;

……

給2019屆、2020屆考生報考自主招生的重要提示

1關於定位擇校

定位擇校原則:獎項等級較低,文化課成績優異,建議擇校以保為主;獎項等級高,文化課成績較弱,建議擇校沖和保結合報考。鎖定3-5所高校後,同時須結合學校地域選擇、專業選擇等做綜合評估,最終結合高校限報情況,確定最後學校情況。

院校的定位選擇,是自主招生報考的難點也是關鍵點,建議2019屆/2020屆的家長和考生多多學習研究,提前準備!

2關於網上報名

2018年網上報名時間緊,任務重,建議家長和考生一定要仔細研究高校招生簡章,全面瞭解報名系統中要求,務必按照高校要求來操作。

由於網上報名操作相對較為繁瑣,建議低年級的家長和考生提前關注和了解。如條件允許,可諮詢2018屆及往屆的學長學姐學習網報經驗。

3關於報考心態

對於自主招生報考,建議家長和考生務必理性對待,自主招生可作為高考錦上添花的條件,而非孤注一擲的籌碼!報名操作80%以上可以家長代勞,考生不要為了報名過度耽誤正常學業。

及時瞭解更多高考政策信息、院校與專業選擇、職業規劃、學習方法、情緒管理、家庭教育等,可加入錦宏高考全國家長交流QQ群:

北京高考家長群:337505361 四川高考家長群:556533211

山東高考家長群:163609526 河南高考家長群:516953346

陝西高考家長群:643678328 江蘇高考家長群:553889100

湖南高考家長群:163941506 湖北高考家長群:296424555

重慶高考家長群:533209776 福建高考家長群:322842291

浙江高考家長群:115944929 河北高考家長群:5640779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